乡村振兴核心内容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帮助农民增收。
相关政策: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目前,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产业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比如,辽宁盘锦市发力产业振兴,深挖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了生态种养、休闲农旅、加工流通、电商卖货等新兴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增效,被外界号称乡村振兴的“盘锦模式”。
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大赞“盘锦模式”:在产业振兴上,盘锦市的乡村产业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无论是第一产业的稻蟹综合种养,还是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位。
到底,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盘锦乡村振兴案例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与启示呢?
辽宁盘锦市于1984年6月建市,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之城,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于此。
同时,盘锦也是“鱼米之乡”、生态之城。
盘锦所处位置极佳,辽宁母亲河—辽河以及大辽河、大凌河三条河流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鹤乡”“鱼米之乡”。
根据资料,水稻、芦苇、河蟹、棚菜、畜禽等盘锦特色农产品,既是盘锦的农业资源优势,又是盘锦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其中,盘锦大米、盘锦河蟹、河豚、泥鳅、碱地柿子5种农产品已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盘锦河蟹产品产值45亿元,河蟹产业产值60亿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可增收300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1.5%,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
从盘锦市政府报告发现,目前盘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已成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各1家。盘锦现有国有农场27家、分场232家,拥有耕地832平方公里,是辽宁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另外,以产业为中心,盘锦市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同时借助抱团发展模式推动全市产业集群化发展。
近些年,盘锦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园为突破口,把建设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将盘锦市打造成了一个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抓手,变投入为产出,走出乡村建设示范、产业振兴输出的“盘锦模式”。(叶晓娟)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