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报中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统筹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打好组合拳,唱好大合唱。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农村作为农业发展前沿阵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各类产业的持续性发力。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打下了产业发展基础,在脱贫攻坚决胜收官之年,必须要维护和发展好来之不易的产业基石,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盘活各类产业资源,积极引进农业科学技术,改革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绿色为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人民群众幸福之山。推进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又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乡村更宜居,更迷人,更充满乡土气息。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人才为本。新世纪,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事业的推动,都离不开人才的谋划和管理。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相较城市而言,稍显弱势,因而要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盘活作为关键。一方面,乡村培育走出了不少优秀人才,要加强建立人才回引机制,积极引导优秀人才返乡壮大农业发展,不断扩容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本土人才,提升乡村干部自身发展能力,选优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文化为魂。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精神载体,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乡村振兴的推进,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依托,积极融入新时代文化发展要素,挖掘、继承和发展好优秀的本土文化,融入新时代别具特色、底蕴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受教育、得引领、享幸福,让乡村振兴更有历史文化韵味、更有时代气息。
唱响乡村振兴主题曲,必须打好产业、环境、人才、文化组合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用活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乡村振兴大合唱唱得嘹亮动听、响震寰宇,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