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吕德文:山东合村并居成不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时间:2020-12-03 21:42 |编辑:三农之声|

 土地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经济的疯狂膨胀,虽然支撑了经济的奇迹发展,也衍生出了相当严重的问题。

  而提到房地产就不得不提起拆迁运动,10年拆迁,造就了多少富豪,也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而随着拆迁渐渐已成过往,合村并居又方兴未艾。可是吕德文说,山东合村并居成不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580×281

  合村并居爆发矛盾的来龙去脉

  尽管合村并居在今年才刚刚为人所熟知,但其实早在12年便开始有相关报道,当然,主角和今天一样也是山东。合村并居,顾名思义,就是将分散的村子集中到同一个邻近的县城或者城市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部分基层组织运营成本高、负担重,而且人口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浪费,由此造成公共服务水平低且基础建设成本高,诸多不利结合到一起,严重阻碍了农村发展,而将分散的居住点集中到一处,既能够改革落后低效的管理体制,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真正使政府推进合村并居的原因在于建设用地指标。部分政府债台高筑,也就是得益于中国没有城市破产一说,不然很多城市的财政状况实在不容乐观。

580×326

  过去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办法是卖地拆迁,而在今年拆迁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定下去债务杠杆的基调后,拆迁已经渐渐变成历史里的名词了,取代拆迁的是旧房改造和合村并居。

  通过合村并居,分散但是占用了大量土地的小村庄被集中成大社区,释放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再将这些指标出售来提高财政收入。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如火如荼的推进合村并居的原因。从分析上来看,这本应该是件对政府、百姓双方都有好处的事,但为什么在执行过程中爆发出来严重的抵抗事件,甚至群情激愤?

  造成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操作不符合实际,根本没有仔细考量百姓的想法。在新社区还未建成、补偿标准没有明确出台、手段强硬,威胁钉子户们进行拆迁的情况下,不爆发冲突反倒是件稀奇事了。

580×326

  急于求成,不顾群众感受,政令强行推进,给每一个政府官员再次提了一个醒,违背群众路线,是不可能干好事的。这个好,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

  还有一点,在于山东政府推进政策的过程中完全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行一刀切式的合村并居,这种懒政行为必然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偏航。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现高陵区)也曾推进过合村并居,但其所遇阻力较小,回顾这件事时,可以总结出其成功原因在于其土地指标较为值钱,由于靠近西安,受大城市辐射,土地价格自然不匪。

580×326

  土地指标为政府带来了高收益,政府也就愿意为拆迁户提供更好的回迁房,甚至提供了几种房型以供选择,比如包括储藏室和农用车库的。而之后随着高陵县并入西安市,拆迁户的抵触心理就更小了。

  高陵县自然环境也相当出色,土地平坦,适合规模化农业种植,政府和国资背景的农业集团将土地集中进行现代化农业耕作,土地承包人将土地托管给他们,而且被承诺每年每亩地保底600块收益,还有分成,而农民自己可以直接去西安市打工。

  这种好事自然不会被拒绝,更不会激化社会矛盾。这才是合村并居理想中的模式。

  高陵县只是一处小县城,占地不过300平方公里,矛盾简单,容易处理,可山东是一个大省,更是一个人口大省,而山东政府竟然妄图一刀切的推行政策。

580×326

  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现实情况,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在完全统一的政策面前,这些复杂的矛盾可不会理所应当的消失,只会变成倔强的石头,和政策的推行爆发激烈矛盾。

  山东合村并居的资金主要依靠市县财政推动,国家和省级的资金补助只占一小部分。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外出打工人数较多的地区,他们所创造的财富都积累在大城市中,县政府所提供的资金补偿就会远不如人口较多的市县。

580×325

  青岛作为山东较为发达的城市,去年年底已经出台补偿方案,建立试点,由于补偿较为充足,政策推进就比较顺利。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差距在一刀切的政策面前,必将引发群众的不满。

  中国农民安土重迁,土地与房屋绝不是一处可以说换就换的地方,这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寄托。山东政府的官僚主义、懒政作风完全将农民的精神诉求视而不见,脱离群众,也难怪山东的合村并居政策推动不下去,最后不得不被国家叫停。

580×326

  山东合村并居只是劣质城市化

  之前已经提过合村并居的好处,可以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尽管合村并居在部分地区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但未必是乡村振兴的模板。从目前的农村情况来看,在村子里常住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青壮年早就被城市吸收了。

  也就是说,合村并居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中老年人,可是新型社区真的适合他们吗?必然提高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合村并居后配套推行的集中化农业耕种必将剥夺掉他们的农业生产权利,而且进城打工对他们也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情况对他们而言是件好事吗?

580×325

  山东政府推动的合村并居只是一场劣质的城市化,徒有其表,而城市化真正的核心完全无法体现在这次的运动里。山东政府强调推行合村并居的主要原因在于山东城镇化率还不够高,换句话说就是分散的村庄是山东落后的表现。

  然而一个省份是否发达,绝不能看其村庄是否分散。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最自豪的一个文化就是他们的乡村文化,甚至可以说除了女王外,这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我们能把这些乡村作为英国落后的表现吗?

580×326

  山东的工业相当发达,市县经济也不差,很多农民工可以在市区或者县区同时务工,同时,山东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极高,农产品很有市场竞争力,留守村庄的农民也不会有太差的经济收入。

  这就是为什么相比于其他地区山东的城镇化率不高,因为山东的农民没必要背井离乡,跨省流动,他们完全可以过上多少农民工梦寐以求的完整的家庭生活,也是多少留守儿童夜夜期盼的日子。这不应该成为山东政府羞于开口的内容,这明明是山东的优势。

580×325

  城市化率只是一个指标,一个冰冷的数字,真正应该关心的是群众的实际生活质量。尽管山东的农村并不像现代农业那样高大上,但却是符合当地情况,符合群众实际需求。村庄存在的意义是缔结成一个熟人社会。

  当然目前的村庄也存在问题,比如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且水平低下。合村并居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公共服务下沉到乡村,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政府服务。

  合村并居早在1213年便开始,山东的很多试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将农村社区化建设结合管区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区选择一个核心村为主要的公共服务承接地,周围的卫星村受其辐射进而同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580×320

  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一方面成功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下沉,另一方面并没有粗暴的干涉农民的生活方式。但是今年大规模推行的合村并居却并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因为这一模式效率较慢,不能够彰显政绩,尤其是未必能在本届省政府的任期内显出政绩。

  在今年的合村并居中,山东政府仅仅针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配套的其他措施,比如针对性的住房、便于继续耕种的居住地点等等都没进行仔细考虑,一项可能涉及上亿人的政策竟然如此不讲理的推行?

  我国一直在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而山东如此轻易的改变大规模农民的生活空间,这一旦出现问题就是系统性风险,再想把它消弭掉那要付出的代价就未可知了。

580×325

  城镇化本身并没错,也符合时代的趋势,未来的中国也将形成以超级城市为核心的格局,分散的村落居住也将渐渐成为过去式,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工业化以及之后的现代化,城市化才能不断推行、不断改革,只有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被吸收进第二第三产业,城市化才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而如山东这样强硬的要求本就弱势的农民上楼,甚至楼可能还不存在,实在是不可取也不明智的。山东的合村并居绝对谈不上乡村振兴的样板,这只是一着充满长官意识违背实际、无视民意的臭棋。

580×326

  乡村振兴的正确道路

  合村并居的效果是集中居住,尽管山东的合村并居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集中居住却没错。上文提到了英国的村落是其骄傲,但中英又有不同。

  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个小问题一旦附加上中国的人口数量都会是一个难题,任何一项优惠补贴政策一旦除以人口数量又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集中居住是提高底层,尤其是弱势农民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乡村老人自杀人数居高不下。18年卫计委主办的《健康报》指出,13-14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8.9%,但是自杀人数占总自杀人数的38.2%。农村自杀率又是城市的1.83倍,其中有一半得了精神障碍却无人关照,由于分散居住,77%自杀者因无人发现而死去。

580×326

  尽管子女对老人有赡养义务,但真正担负起赡养责任的与逃避责任的恐怕各占一半,通过集中居住,公共服务下沉,由政府对老人的赡养插手,不能允许子女肆意妄为。而城市化可以明显降低老人的自杀率。

  可以说,社会化抚养是未来不可避免的情况,这不是政府的要求,而是社会发展下的客观要求,而社会化抚养的前提是需要高程度的城市化。

580×326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提高将释放出大量的经济增长空间,进而辐射向乡村,当农民离开土地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大规模集中农田才是可行的,农业也才能摆脱掉过去的小农经济方式。

  农民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水平,乡村振兴才能够实现。合村并居是适应这一过程的产物,而不是通过合村并居来倒逼农业升级,这怎么可能呢?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