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国情、世情、时情作出的战略部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衔接、国家愿景与农民需求的上下对接、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的融合联接,以及各类要素资源因时、因地的合理、协调、均衡配置。
当前,一些地方对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领会得不够深透,在战术战法上或操之过急,盲目冒进;或不切实际,超越现实;或方法简单,行为失当,引起一些社会反响。乡村振兴是全面的、全局的、全新的战略,建设乡村,慢不得,也急不得,需要平稳健康有序推进。
应掌控尺度。乡村建设应拿捏好火候,掌握好尺度,不能统统用顶格管理的方式推进。顶格管理指的是以“最全事项、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实施管理。顶格管理需要具备最优条件、能够承受最大代价。
乡村建设起步阶段旨在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农村发展的颓势和落后,不是为了打造形象工程,不能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果一开始就用最高标准去要求,远超农村实际需求进行投入、建设,不现实、不可能,更没有必要,极有可能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有的地方推倒一个破败的空心村,建起一个豪华的空心村,社会不良反响强烈。
应测控向度。乡村建设应具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度思维,科学把握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表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有的地方在村庄整治中,不顾实际搞合村并居,农民居住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远离生产场所,造成了生产上的不便,使农民生产与生活脱节,没有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有的地方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县搞县的、乡搞乡的、村搞村的、部门搞部门的,多头指挥,点多面散,统筹谋划不足,布局谋篇凌乱,没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有的地方只顾眼前、不管长远,项目一哄而上,指标一次性用完,没有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把眼前与长远割裂开来。有的地方热衷于堆盆景、造景观,做表面文章,村一级广场甚至搞“曲水流觞”,超越村民生活的实际需求,见物不见人,没有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应调控进度。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战略,从现在起到2050年要划出清晰的时段。“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五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建设必须每一阶段与国家总体发展的进程相一致。总体谋划,分步推进,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老牛拉破车、半天迈一步,更不能在起步阶段就用一套模式、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衡量,只有因地因时制宜,循序循规渐进,才能事半功倍。(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农之声》江西上栗讯(朱文俊 通讯员 肖国华)9月9日,为促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上栗<[详情]
5月31日,原阳县官厂镇武庄村李小五家种在黄河滩区的小麦丰收了,他开心地笑了。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更<[详情]
6月4日下午,“我为群众办实事”——北京科技小院扩面提质工作推进会在大兴区小黑垡科技小院召开。记者从会上<[详情]
新农人做休闲农庄或乡村旅游,顶层设计的核心是有魂,塑造魂。什么是魂?基于市场定位上的主题,就是农庄的灵魂<[详情]
27日,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 杨茜 摄 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和实<[详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详情]
引言:全球市场中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详情]
“以前总是西装革履,现在常常满脚是泥。”自辞去企业大区经理“转行”种植红薯以来,家住平度市仁兆镇的“新农民”<[详情]
汤汤洛水,翻滚于前。 巍巍黄龙,灵秀在后。亿兆民众,谷雨敬拜。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日九点五十分,“文脉永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