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州市委、市政府推出强农惠农富农十大礼包,其中“实施百万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礼包的实施方案《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下称《工作方案》)于2020年10月10日正式印发实施。
《工作方案》明确了2021~2025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补助,相较《广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2016-2020年)》,经营管理型培训人均补助由3000元调整为6500元;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人均补助由1000元调整为2500元。
《工作方案》突出三个“精准”。首先是培育方式精准。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在原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各区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山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考核,不断提升在线课程比重,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力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其次是培育对象精准。主要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创业创新青年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等对象,强化学员遴选、坚持因材施教、推动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训,提高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最后是培育课程精准。以培育对象为中心,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0年高素质农民发展问卷调查的通知》,组织开展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广州高素质农民发展状况及培育需求,同时参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的培训规范,分经营管理、专业生产、技能服务三种培训类型,按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能力拓展三个模块分段实施。课程设置上要求组织学员进高校、进企业、进基地参观、交流、学习,为学员提供农产品电商销售和融资对接平台;开设农产品电商销售专题、农业企业融资专题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题等课程,提升职业农民的企业管理、运营和销售水平。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2016年来,广州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提升了农民生产服务技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2016-2020年,广州市财政总计投入1800万元,每年拨付360万元资金到各区,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底广州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464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079人,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4385人。广州谭柏深等5人荣获2017年度“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刘淑芬荣获2019年度“广东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称号。
《三农之声》江西上栗讯(朱文俊 通讯员 肖国华)9月9日,为促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上栗<[详情]
5月31日,原阳县官厂镇武庄村李小五家种在黄河滩区的小麦丰收了,他开心地笑了。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更<[详情]
6月4日下午,“我为群众办实事”——北京科技小院扩面提质工作推进会在大兴区小黑垡科技小院召开。记者从会上<[详情]
新农人做休闲农庄或乡村旅游,顶层设计的核心是有魂,塑造魂。什么是魂?基于市场定位上的主题,就是农庄的灵魂<[详情]
27日,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 杨茜 摄 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和实<[详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详情]
引言:全球市场中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详情]
“以前总是西装革履,现在常常满脚是泥。”自辞去企业大区经理“转行”种植红薯以来,家住平度市仁兆镇的“新农民”<[详情]
汤汤洛水,翻滚于前。 巍巍黄龙,灵秀在后。亿兆民众,谷雨敬拜。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日九点五十分,“文脉永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