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人物

三农人物

湖北英山舒劲松:科学养蜂酿出“甜蜜”致富路

时间:2020-11-22 18:23 |编辑:三农之声|

图片30.png

《央视三农之声》湖北英山讯(姜成富 通讯员 邓光耀 李月红湖北英山县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海拔1729.13米),英山万山磅礴、绿色生态面积占全县版图面积1/3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3%。英山境内奇峰峻秀,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植物丰富,一年四季各种花草交相辉映,这里的自然环境优势造就了英山的养蜂事业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英山县九宫皇中峰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劲松,今年52岁了,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爷爷学会了养蜂技术,他用祖辈代代相传的养蜂秘诀为英山养蜂事业作出了大贡献。近年来,舒劲松为全县1000余户蜂农作养蜂技术的指导,目前全县蜜蜂8000余箱。

图片33.png

10月上旬,英山县扶贫办向养蜂协会扶持资金120万元将1500箱中蜂投放全县养蜂户。

图片34.png

 在采访中,舒劲松告诉记者:“养中华蜜蜂,不占耕地,农作物反而还增产,投资少、见效快,可利用业余时间,也较为轻松,非常适合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养殖。房前屋后、菜园边养上十来桶蜂,或几十桶蜂,按每桶(箱)蜂平均纯收入一千元左右,养蜂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是山区贫困户脱贫,防止返贫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图片35.png

 英山县的蜂农世世代代的传统习惯是养殖中华蜜蜂,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属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大量天敌,意大利蜂群(简称意蜂)的侵入,给中蜂生存来危害。英山县众多中蜂养殖户为保护中蜂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为此,英山县养蜂协会四处奔走,为中蜂养殖户争取更大的利益。舒劲松和养蜂协会的成员一起相互合作,对养蜂户存在的困难及技术问题给予帮助解决。

图片36.png

 据悉,在英山县中蜂合作社三年的帮扶下,石头咀镇栗树咀村,张炎惠低保户一家四口人,去年仅18桶蜂,纯收入达2.7万元之多,合作社就收购了1.3万元土蜂蜜。营坊村的贫困户陈华国一家六口人,仅靠他养60桶中蜂,是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也有近4万元的收入。

图片37.png

 雷家店镇冷山村的龙定响,养中蜂从无到有,合作社就收购了3万多元土蜂蜜,到现在近130桶。去年收入8万多元,去年被评为冷山村及雷家店镇脱贫之星及优秀共产党员。

图片38.png

 舒劲松介绍,他们的具体操作模式是:中蜂合作社 + 贫困户 + 创业资金。合作社帮贫困户回收所有蜂产品,贫困户脱贫之后绝无返贫之忧,合作社提供蜂种、蜂具,提供全套的免费养殖技术,帮扶到底,无论贫困户养殖多少年,始终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养蜂成员之一,产品无后顾之忧,也就是无返贫之忧。

图片39.png

 据雷家店镇曹家店村支部书记汪普全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高山花多和生态环境的优势打造英山优质蜂蜜的品牌,把好质量关,让蜂农的蜂蜜能卖出好价钱,让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图片40.png

 雷家店镇曹家店村周围四面环山,还紧靠天马寨杜鹃花海,这里满山遍野的都是各种花草,各户的养蜂场都设置在植物繁茂之地,这就让蜜蜂有天然的食料,借以酿出天然的密汁。

图片41.png

图片42.png

在这里一年四季野生的植物,也就是蜜蜂产蜜的蜜源。这里的蜂采的是百花蜂蜜,蜂农一年只取一次蜜,这就是纯天然蜜。曹家店的蜂蜜清甜不腻,有股淡淡的花香,波美度达到42度以上。

 英山县靠着傍山依水的美景,勤劳的乡民一代又一代养蜂业的传承而今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养蜂户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愿让自己纯正的蜂蜜走出深山,让大家都能吃上原生态的健康蜜。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