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农质

农质

狠抓农产品质量 力促优势产业上行

时间:2021-01-17 12:04 |编辑:三农之声|

农产品电商之路,品质是基石。山东省荣成市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契机,整合生产端、流通端、服务端及销售终端资源,狠抓产品质量,全产业链发力,持续推动荣成农产品有尊严、有价值的上行。
       
一、品牌为旗 让农产品有特色的上行
       
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公用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产品溢价的必经之路,荣成市深谙品牌经营之道,接连注册码上鲜、渔村百味、荣美青成三个区域公用品牌,从设计、使用到推广,全方位助力农产品上行。一是聘请设计团队结合荣成农产品特色取景、选色、构图,彰显荣成味道;二是制定详细的公用品牌使用规范,对产品质量、文案设计、推广方式、售后管理等都做明确要求,并有专人审核、监督,施行动态管理制;三是广泛发布、并就使用规范进行培训,引导荣成农产品企业使用并推广;四是邀请抖音头部网红“红雨老师”策划专场直播带货活动,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二、标准为基 助农产品有品质的上行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消费体验差属行业痛点,为确保农产品品质,荣成市从种植源头把关、全产业链监管。一是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制定施肥用药、田间管理及收储标准。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规模化种植,从土壤改良、植保防治、生物有机肥、沼气生态循环工程、标准气调保鲜库等多维度提升产品品质,涌现出悦多果业、翠虹果品等农业龙头企业。二是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商企业,制定并发布无花果、甘薯、苹果、大姜电商销售标准,从果形、克重、口感、甜度、包装、发货多维度提高农产品标准化。三是引进全自动分拣设备,将果品从大小、颜色、瑕疵、糖度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分级。四是推动电商企业与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深度合作,以订单农业、按需定产的方式规模化种植。
       
三、追溯护航 带农产品有身份的上行
       
针对当前农药残留不达标、生态有机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荣成市强力推进追溯体系的普及与应用。一是将农产品追溯融入全市追溯体系,借助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荣成试点的契机,将全市120家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事生产全过程纳入追溯管理,农产品质量、农安监管、农业执法、农产品检验检测同时纳入管理范围,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销售流通再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二是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及企业应用追溯体系,目前荣成市50多家苹果、茶叶生产基地和企业已陆续融入追溯体系,悦多果业通过编码为每棵果树建立电子档案,种植过程中制订技术操作和检验标准,执行标签管理,实现了苹果的全程可追溯。三是扩大追溯产品宣传推广渠道,开设追溯产品专区,优先入选网红选品超市,增加产品曝光机会。
       
四、硬件先行 保农产品可持续的上行
       
农产品季节性强,大量上市时价格较低,为保障农产品卖全年、卖全国,荣成市从仓储、物流、加工三个维度延长农产品“保鲜期”。一是建设港西镇无花果交易中心、夏庄镇苹果交易中心、埠柳镇农产品交易中心,配套农产品分级、包装、初加工等基础设施,整合2.2万吨高端气调仓储资源、9000平方食品级加工分选车间,统筹建设农产品云仓,设立冷藏库、速冻库及常温库,满足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储藏要求。二是整合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资源,建设电商物流园,布局市镇村三级物流站点,购置快递车辆,完成站点负责人招募与培训,辅助快递企业开展农村快递配送,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三是建设梁南村农产品加工车间,通过设备升级、集中收购、统一标准、规模化加工,提高无花果干、地瓜干的晾晒标准和品质,同时,通过统购包销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加盟,农产品初加工标准日益提高。
       
荣成市通过狠抓农产品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优势产业的网络销售,今年1——9月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3亿元,同比增长77%。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