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精博

三农精博

真正的“网红村”,不该是“群魔乱舞”的样子

时间:2021-01-29 23:46 |编辑:三农之声|

网红一词像枚硬币。硬币正面,是有积极价值追求、好内容创作的网络红人。硬币背面,是那些以低俗内容博出位的人,他们的做法是污名网红,颠覆人们对网红的美好想象。

  近日,广西玉林博白县宁潭镇门口坡村有人自挂网红村牌子,后该牌子被摘,相关人员被约谈,此事引发关注。

  据报道,一个自称来自该网红村的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多位村民正在做直播,他们身穿大红色西装或病号服,有的戴绿帽子,有的人头发一半黑色,一半则染成黄色、红色,还有人满地打滚或者做出其他怪异举动。为了吸粉增加流量,该村的直播人员与外村一些人策划了一场网红村正式开村活动。当天,他们一个个身穿奇装异服,造型雷人,对着手机镜头群魔乱舞进行直播。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网红村牌子系一些村民自发挂牌,未经镇政府同意,未征求其他村民意见。镇政府工作人员已经摘掉牌子,并约谈相关人员。

   

750×473

 ↑主播们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网红村直播。图据上游新闻

 原来,网红村只是这些拍客自封的。他们的低表演,和人们对网红村的期许相差甚远,构成滑稽的现实反讽。

网红一词像枚硬币。硬币正面,是有积极价值追求、好内容创作的网络红人。硬币背面,是那些以低俗内容博出位的人,他们的做法是污名网红,颠覆人们对网红的美好想象。

 对挂牌网红村的人来说,网红村是什么可能不重要,因为网红村的牌子,本身就能当作视频噱头,是他们创作的刻奇元素,更说明他们对出格表演的默契认同。

 这种认同,是他们迎合流量的结果。君不见,很多低俗视频,往往有近乎雷同的表演内核,低劣同质的表象下,网红村现象并非孤例。这种现象,是表演者价值观跑偏,同样是短视频行业的一些不良风气所致。

网红村的短视频,像极了酱缸,混合勾兑了各种低俗戏码。拍视频的人沉浸其中,反认为表演风格鲜明,堪称幽默在不以为然中,他们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模仿试探,行走在冒犯公序良俗的边缘,以低俗泛娱乐的表演,消解那些良善的价值追求。

那些莫名其妙的尴尬表演,要么让人找不着北,看了个寂寞;要么扮相弱势边缘群体,添油加醋地进行展示。他们平日是否会如此打扮,言语如此不堪?将短视频的背景放在村庄,他们的创作素材、语言表现、思维痕迹,也会让外界认为这是本地色彩,似是而非的低劣表演,让淳朴淡然的乡村生活全然不见。

自封网红村的牌子同样传达出某种群体意识。这些人意识到,网红村如果火了,在短视频的市场大蛋糕下,每个人都有分一杯羹的机会。这些人一哄而上,除了内容高度同质,仅凭低俗一面,便先天决定成就网红只可能是幻想,得不到社会主流的肯定。

这样的低俗表演,冲击村庄原有生活秩序,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甚至可能影响到当地青少年的成长,理应及时引导规范。然而,有记者发现,被约谈后,该网红村部分村民125日仍在直播,着装、造型和举止并无改变,甚至那块被摘掉的网红村的牌子,正被两个村民用手拿着,当作背景。对此,当地政府的管理督导不能绵软,当继续发力。

此外,直播平台也不能坐视不管,要营造良好的视频创作环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提出,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实名制管理。对低俗表演的主播,视频平台要果断拉黑,不能放任纵容。唯有如此,低俗表演才能销声匿迹,那些植根乡村生活图景的视频创作,才能真正讲好故事,给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