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精博

三农精博

三农之声新观察:什么是新农业?

时间:2021-01-17 19:40 |编辑:三农之声|

 作者/刘石

 农业产业化专家;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副会长。

 01、 什么是传统农业?

 在讨论“新农业”之前,我们有必要说说“传统农业”的概念。什么是传统农业呢?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以人力、畜力及简单的劳动工具为基本生产资料

 3.生产方式原始和落后

 4.以农作物的种植和初级农产品交易为主要收入来源

 5.从业者仅能够提供自身劳动力和个体有限的经验

 6.在社会的工业化和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承受不公平的挤压

 ……

 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农业还有自身额外的特征:

 1.在现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不公平产业地位的被动承受方

 2.在明确或隐形的“社会契约”框架中,以各种形式的社会义务的提供方

 3.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现行制度和政策的种种限制

 ……

 我们发展“新农业”以取代传统农业,不仅仅是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社会的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02 、什么是新农业?

什么是“新农业”?这是一个众说纷纭,且尚未形成清晰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新农业不仅仅是“新农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而应该是:

 01 、新定位

 它应该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契约架构下的新定位:

 粮食安全的承载方 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的核心内容,是每个农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对于负责和参与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的“责任人”,我们的社会也应该设计相应的机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收益;

 消费升级的提供方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从“吃饱”向“吃好”的方向转变,对新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特色到品质,从绿色到有机,从全程可追溯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有“新农人”的全面参与和精打细磨。因此,新农业需要有依据市场规律的话语权和议价权,而不仅仅是保障市民需求的单方面的义务。

 02 、新架构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制度和架构的保障新农业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给农业以平等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空间;

 理顺农产品在社会商品体系中的定价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产品价格的调整远远落后于社会商品的平均幅度,在社会商品交换体系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和低位,农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

 消除各种政策性歧视 特别是在农业用地,农民身份和农业生产保障等方面。

 03、 新形式

 家庭经济有别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以适度规模和出售商品为获利手段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责权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平衡;

 合作经济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经济也在全国各地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切忌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托管经济以全程的“土地托管”和部分环节的“生产性托管”为代表的托管经济,可以有效避开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等现行制度性的障碍,可以迅速和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04 、新技术

 传统技术充分利用人类在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灌溉、土壤、栽培等各个传统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

生物技术 利用最新的生物技术,从微观和内部的层面,对农作物的遗传规律进行改良和优化,从而获得更加优异的特性,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

 数字技术 利用各种现代数字技术,从宏观和外部层面,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加强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的融合,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并逐步摆脱传统经验的束缚。数字农业以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等为主要代表形式。

 05、 新产品

 多样性多样性本身就是农业的基本特性。在色、香、味、形、体验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各个细分市场深度开掘,这是新农业的发展机遇;

 品质提升农产品生产过程漫长,不可控因素多。新农业要能够做到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的可控,安全、绿色和有机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断提升的对于产品的需求;

 品牌建设 农业生产因地而异,顺天应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和固化自身产品的特色,坚持打造自出品牌并被消费者认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化内涵农耕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填肚果腹,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何发掘,赋予和建设我们新农业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个从业者深度思考、大胆创新和积极实践。

 06、 新业态

 订单农业 以终端需求为驱动,缩短产业链前后端,融合供应链金融,为下游产业和消费群体提供更精准的产品,为高质量的农产品创造更大的需求和价值空间;

 互联网农业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个体消费为主要对象,联通生产端和消费端,以快速、便捷和独特体验的沟通和交易方式,为高端和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更多样和更精准的出路;

 社区销售 对接不同产区特色和高端农产品,锁定不同地域的特定社区,直接面对特定消费人群,可信度高,有利于口碑传播。并且能够获得消费者第一时间反馈,便于及时改进和提升。

 ……

 总之,新农业不仅仅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简单升级,在很多方面,它是对于传统农业的“升维”和颠覆。

 新农业是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架构下,在新的粮食安全和消费趋势的驱动下,运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组织形式所产生的全新的业态,它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