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这确实是可喜可贺的事。但各级党委政府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贫困县虽然“清零”了,但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与夯实。对那些有可能吞噬脱贫成果问题,一定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标本兼治。而有可能吞噬脱贫成果的各种因素中,农村的陈规陋习,可谓是首当其冲。
有媒体报道称,在不少农村,有的恶习、陋俗不但没有因为人富了、日子好了就自然消失,而是变本加厉。有的地方赌博成风,越穷越赌、越赌越穷;有的家庭迷信风水,宁拜神鬼不信科学;有的乡村人不穷、房不破,但不讲卫生不重文明;还有人不讲孝道讲排场,对老人生前不好好赡养,死后厚葬“赚脸面”……
众所周知,不少农村群众刚刚脱贫,底子还很薄,几个来回,就可能把家底子掏空,成为返贫户。而且就算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家庭,如果痴迷于乡村陋习,也会经不起瞎折腾。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探究深层原因,不少农村旧俗难破、陋习难改,不是因为它“对”,而是因为大家都在“错”。白事不大操大办就是不肖,没车没房就没有“乡村爱情”,“人情饭”越吃越火、“人情债”越欠越多……人人久苦于陈规陋习,但人人都说身不由己。这就是说,在一个大家或自愿、或违心地大搞乡村陋习的氛围里,谁要想“出淤泥而不染”,不与陋习为伍,这是相当困难的,甚至可能遭到周围人的一致指责。于是大家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有打肿脸充胖子,为乡村陋习推波助澜。
乡村陋习愈演愈烈,靠村民自己行动起来作斗争,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这时候,基层政府、村两委一定要主动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和乡村陈规陋习作斗争,给拒绝陈规陋习的村民撑腰,让村民理直气壮地拒绝陈规陋习。地方党委政府,一定要引导村两委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与陋习做斗争。同时,执法机关也要行动起来,对于那些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法律红线的陋习,一定要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进行治理,决不让脱贫成果被乡村陋习“吞噬”。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2007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农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盗用身份<[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6月27日下午,作为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配套活<[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疏附讯(张成学) 5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当天,疏附县第一届天门山文化旅游节在木<[详情]
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科技实业家、著名内病外治实践家来辉武教授,挖掘祖国具有<[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陈星龙 赵奇帆 梁奕) 近日,新疆奎屯市、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周永慧 郝婉琳)6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西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主题游<[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黄晓甜)6月13日下午,为广泛深入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的种子播撒进<[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李淑琴 刘帅帅)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切实把全民健康体<[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范红英)“人在家中坐,骗子天上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诈骗活跃度爆棚,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