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会客室

三农会客室

走进广西首个现代化种桑养蚕示范园

时间:2020-08-03 20:59 |编辑:三农之声|

《三农会客厅》走进告祥时宜桑蚕产业示范园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27日电(记者 林艳华 林浩)4月25日,由农民日报与南宁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的以“小产业 大作为——广西种桑养蚕点燃丝路脱贫新希望”为主题的《三农会客厅》栏目视频录制,在广西首个现代化种桑养蚕示范园——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告祥时宜桑蚕产业示范园举行。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张家寿、广西桑蚕产业首席专家研究员陆瑞好、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王洪波、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民等嘉宾参加访谈录制。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桑树休眠期较短、生长期较长,养蚕年批次多,远比长江流域蚕区多3-5批。 

  近年来,广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推动。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结合我区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适合男女老幼、以及可厂场可家庭的种养模式,大力宣传发动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世界蚕业史上神奇的“广西现象”。

  截至2019年,广西桑园面积达到293.12万亩,占全国的25.55%,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蚕茧产量达37.87万吨,占全国的53.77%,约占世界的40%,连续15年位居全国之首。2018年,全区桑蚕丝产量3.18万吨,约占全国的30%,连续9年位居全国之首。广西蚕茧产量是世界第二的印度一倍多。所以业内也有“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说法。

  据悉,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告祥时宜桑蚕产业示范园的“动车模式”共辐射带动周边村640户农户发展桑蚕产业,园区内的“扶贫车间”带动周边252人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长期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步打造“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发展“双周”(城市周边、周末)经济,吸引游客到三江村品桑葚酒,体验绿色生态桑蚕生活,农业旅游观光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江村示范园“动车模式”产业扶贫已经成为广西扶贫的一张靓丽新名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广西蚕桑产业也在加大国外国际合作交流。除了定向培养东盟等丝路沿线国家的桑蚕专业人才,还利用国家援助项目到东盟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等开展种桑养蚕的交流合作,比如印度、越南、老挝、埃塞俄比亚、古巴等国家都有广西蚕桑的印记。我们广西自主选育的蚕桑品种和亚热带热带种养经验在国外也得到验证和使用。

  节目访谈紧紧围绕如何发展广西桑蚕产业、解读桑蚕产业起源与丝绸之路关系、桑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弘扬伟大丝路精神、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智慧和经验等进行交流和建议。视频经剪辑后将在中国农网等平台播出。

注:本文转载自中新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