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观察

三农观察

提高粮价,就能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吗?网友:绝不许粮价上涨

时间:2020-08-20 05:04 |编辑:三农之声|

     农民不愿意种地的根源,就是种地的投资成本太高,而产出的农作物价格受到严格的限制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现实情况是,农民种地高投入,低收益,或无收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要确保自己的饭碗装自己农民生产的粮食,那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种地的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640×386

     对此,提高粮食价格,确保农民收入,这是一种可能。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口粮,其价格是不允许随着社会物价的涨幅而涨幅,必须使其价格稳定在社会物价涨幅的5成以下,甚至在更低的水平范围内慢慢浮动。

       640×383

     那么,农民种地的收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就谈不上保障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无法有效地刺激农民主动去耕田种地,生产粮食。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就要采取被动的方法激发农民去种地、去生产粮食。那还有一条捷径可走,就是提高种地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按照农民实际种地的亩数给予一定的款项补贴。

      640×369

     其实,这种方法从2000~2001年提出,2002~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4年开始全面推广实施,经历了这么三个发展阶段;可实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成效总体还行,但并未达成大幅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作用,这从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农村大量良田被抛荒,或被农民栽上树就可以清晰看到其成效。

      640×384

     那么,究其原因就是粮食补贴的款项金额,与农民种地投资的成本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简单说,就是粮食直补的金额无法弥补社会物价涨幅的基准水平。实际上,粮食直补确实是有效刺激农民种地的手段和方法。

       640×373

     因为粮价的特殊性不能涨价,那从补贴的这个方面加大力度,使补贴的款项与社会物价涨幅持平,或略高于社会物价的涨幅,那这个手段就真的起到了实质性作用,农民肯定就不会大批大批的选择外出务工,自然就会安心地守在农村耕种自家的田地,生产优质粮食,持续供应社会所需。但是,现在的农民在利益面前,表现出来的境况实在太浮躁,这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640×383

     但这样又会带来很大的弊端,就是农民都回流农村种地,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所需的农民工就出现大幅锐减,不能更好的利于农民廉价的劳动力推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实施,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不利于适度规模化的加快推进和早日到来。这些弊端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是深远的。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相对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做法。

      640×384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宜使粮食补贴与社会物价涨幅持平,而是要保持低于这个水平,使农民在种地过程中多少有些许盈利,他们可以选择种地,也可以外出务工,在二者之间自由切换选择。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需求。

      640×831

注:本文转载自手机新浪,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