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进入社会后虽然从事的职业以脑力活为主,体力活为次,但如果是农村走出来的,多半还是见过长辈们下地插秧、肩挑手扛,再不济也听老一辈讲过以前干活的累和苦,更何况即使是90后、10后,上学时也能从课文里读到一些叙述过去农民生活的内容,比如李森祥写的那篇《台阶》。
《台阶》这本小说是80年代发表,而李森祥是50年代生人,他见证了父亲为了给家里修台阶,干起活来有多厉害:三块青石板,都重300多斤,父亲从山上背下来,而且是跟泥水匠打了赌之后一口气背三趟,全背到家里,父亲还觉得没花多少力气。这在年轻人看来大概是非常生猛了,毕竟现在年轻人爬个楼都直喘气累得慌。但在80年代甚至更以前时,不足为奇。
在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的年代,机械化生产也没有大面积出现在手工农作中,所以要干体力活,至少得有比常人强悍的身体素质才能坚持得住,在农村中,李森祥父亲那样的人不少,甚至爆发力强到能扛挑400斤重物的人也有,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能经得起扛重物的考验,譬如哪家办丧事出殡,就得找几个青壮汉子抬棺才行。
无论农活还是日常,都需要体力才能维持,这点在古代社会更加,比如清朝,清朝已经是不重武学的了,但参加武举还是要求通过力气这关,“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过去农村里能扛挑百斤的人非常多,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家常必备的技能而已,甚至没啥好值得夸耀的,他们可能没什么武术技巧,但论体力,却不输一些练武之人。
也不单农村,80年代或以前城市里从事体力活为主行业的人同样很多“大力士”,就算从事第三行业,对体力的要求也高,那时候教育、金融乃至计算机行业都不像现在一样常见而且很多人参与竞争,为了生活,有些身体素质不一定那么好的人也能在长年累月的体力活锻炼下培养出扛重物爆发力。
这有点像练武,从打基础到使用招式如行云流水需要个过程,现在的年轻人多半都被长辈嫌弃过太娇气,吃不得苦,受不得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甚至有人觉得,在科技和机械的作用下,人类都已经退化了,体力大不如前,不怎么干体力活也每天喊腰酸背痛,但现实真是这样子吗?
其实再回过头看80年代乃至更以前的时候,那种纯粹的体力劳动其实是在适应时代生产生活需求,从50年代到80年代,农产科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机械化操作很稀奇,除了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机器被用于农耕的情况非常少,即使跳出农耕看工地建设,体力支出的繁重也远远超过今天,但今天不一样,今天的农活和工地建设以及生产基本都是机械配合人工。
80年代甚至90年代很多农村地区一到收获季节你都能看到提着镰刀下田里收割庄稼的人群,现在是收割、脱粒、粉碎、打捆都能让机器来,再看工地上也是挖掘机、搅泥机、起重机一应俱全,工厂也是一样,无论生产哪方面的产品,除非对工艺有特殊需求,都能借助机器完成批量的生产,人工作为机器的辅助存在,不可或缺,但一些体力输出都被机器取代。
所以,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虽然也多,但不像过去需要一昧透支体力,何况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也规定了许多体力劳动的限度,这是一种长期发展模式。80年代后从事行业不以体力为主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光靠体力输出根本跟不上时代变化和消费需求,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同样要学机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与生活。
过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不能和农业相比,肩扛二三百斤甚至400斤重物其实也是体能被迫发挥,而如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相当彻底的改变,人的压力不一定来自体能考验,转而以精神层面的压力为主,这不能说是“退化”,只能说每个时代对人生存能力的要求不同,说得直接一点,让老一辈来面对当代年轻人的压力,也未必顶得住。
《三农之声》北京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 李玉磊 索飞)2023年3月13日,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央舆<[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禹州讯(姜宏伟 方兰兰 韩同瑞)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玛迪娜 王倩)6月29日,由新疆老年体协主办,奎屯市文旅局、新疆老年体协健身球操专项<[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李杨)为推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奎屯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各类商业活动火<[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梁奕 陈世健 王倩)为提升奎屯市医保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奎屯市医保局采取“走出去”的<[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启帆)近日,记者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培训会上获悉,开发区人<[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精河零距离讯(马海玲)6月9日,“大美精河 游我来讲”首届讲解员大赛启动仪式暨讲解员培训在精<[详情]
《民声面对面》山东潍坊讯(张海亮)农民工讨薪难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岳普湖零距离讯(合麦提江 阿迪力 阿孜古丽)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