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雅加达1月1日电 专访:中国发展农业农村的经验值得借鉴——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东帝汶代表刘大耕
新华社记者梁辉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东帝汶代表刘大耕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中国发展农业农村的经验在联合国获得广泛肯定,中国探索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以及新理念,将会得到全世界更广泛的认同与赞誉。
刘大耕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22年,先后在中国、缅甸、朝鲜、苏丹、印尼、东帝汶从事粮食安全与援助工作。他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设立高级别专门机构,拨划专项资金,制定进度计划。这些举措及背后理念,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刘大耕说,中国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扶贫与乡村振兴举措,比如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等,可以成为中国对外合作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介绍,中国长期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致力于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水平。他说,中国农业近年来“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企业已深度融入全球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中国还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农业生产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与政策协同,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谈及中国2020年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刘大耕表示,中国全面脱贫是人类历史上迄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效果最显著的减贫创举,为世界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竖立新标杆。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际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产业链受到冲击,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加大,一度引发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担忧。“中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大考,为中国与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刘大耕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部分地区撂荒地怎<[详情]
导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明确“以推动高<[详情]
78岁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被誉为“世界菌草之父”,作为一名资深的科技特派员,他发明的利用菌草培植蘑菇<[详情]
一号文件解读| 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三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乡村振兴 2 月<[详情]
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本次两会的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详情]
《三农之声》河北唐山讯(唐远亮)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详情]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题: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详情]
刘晓明驻英11年,是任期最长的驻英使节。在47年外交生涯中,他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全程。 <[详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31日公布,为指导今后5年我国推进高标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