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露出鱼肚白,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场长朱卫东已经穿梭在灵芝和铁皮石斛培育大棚间,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耐心地做好记录。
“在许多学术交流活动中,一些大学教授和专家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我只有初中文化,他们都说不相信。”
从入行前的农民工,到如今的浙江农艺师学院创业导师、浙江农民大学兼职教授、武义县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朱卫东用时间证明,“草根专家”也和科班出身的专家一样管用。
从“草根”变身“专家”
朱卫东于1989年进入中草药栽培行业,最开始从事的是食药用菌的研究及种植栽培,后来全靠自己一身不服输的冲劲和对中草药的喜好,变身“专家”,致力于珍稀名贵药材的优良品种选育、栽培生产、成果推广,被职工称为“中药材活字典”。
中草药需要大量的学识储备和实践积累,朱卫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遇到问题喜欢钻研,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书,特别是和中草药相关的专业书籍。
“学习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勤学好问,遇到问题我绝不过夜,自己先看书研究,解决不了的就到处向人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朱卫东说。
2008年,朱卫东带领武义的本地药师、老年大学师生、药监所老干部组成了研究团队,对武义全境内可以种植利用的中药材资源、需要关注保护的濒危物种,进行了全面的搜索和记录。
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但是执行起来异常繁琐,需要团队成员们多次联合上山开展实地勘察,对发现的各类中药材植物一一进行记录,编撰成册。
最终,朱卫东带领的研究团队耗费12年心血,编撰而成《武义药用植物志》。这本植物志涵盖了216科、共记载1301种药材的学名、图片、功效简介等内容,成为武义生物多样性、气候独特性的一项力证。
悬崖峭壁上的“新品种”
铁皮石斛是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其药用及保健功效受人认可。浙江是铁皮石斛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大省,但以往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存在品种混杂、种植水平低、产量不高、成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影响了铁皮石斛产业进一步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寿仙谷公司决心培育生产石斛。良种选育需经过野生移植、分离、小试、中试、成品认证等多个环节。
1998年,朱卫东为了解决品质源头上的问题,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深入深山老林,把绳子一端拴在树上,另一端捆在身上,靠着最简易的安全措施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在4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采集到了野生铁皮石斛的种源。
从1998年移植野生石斛,到2008年“仙斛1号”培育成功,再到“仙斛2号”、“仙斛3号”的不断优化,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卫东参与了七八项石斛、香菇、灵芝和藏红花的培育工作,各种艰辛不言而喻。
与食药用菌相对较短的培育周期不同,石斛这一珍稀药材的良种选育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用朱卫东的话说,石斛良种选育“第一年在瓶子里,第二年在地里,第三年才长高”,多轮分离和试种下来,耗费的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漫长的周期里,能否静下心来顶住枯燥和寂寞,是对育种人的一个考验。
多年来,朱卫东一头扎进寿仙谷基地,几乎没有休息——365天里,有360天都在药圃里度过。远离城市喧嚣,每日与苗种为伴,耐心地等待、细致地观察、全面地呵护,朱卫东在培育工作中坚守了数十年。
扎根药圃,不忘初心
身为共产党员的朱卫东,始终在践行着入党时的初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长寿而不懈努力。为了推动铁皮石斛绿色、产业化生产,朱卫东参与研究出“仿野生有机栽培技术”,并建立规范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为了贴近野生灵芝、石斛的生长环境,精选枹栎、麻栎、白栎、刺栎等无毒害树种为种植基质,且要求树龄在20年以上,实行仿野生栽培;利用石斛气生根特性,实行架空种植,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尽量隔绝病虫害;将灵芝、香菇和石斛的培养基质进行循环利用,并采用灵芝、西红花和有机水稻的水旱轮种,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一直以来,朱卫东都在致力于推广食药用菌和中药材种植产业,助力县内外多地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朱卫东选育的香菇、铁皮石斛、灵芝等多个新品种,已在江、浙、沪、云等二十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推动了当地的中草药栽培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百姓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
朱卫东说:“看到当地老百姓因此有了就业机会,农民朋友的生活条件变好了,我别提有多高兴了。”看着眼前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寿仙谷国药基地,朱卫东时常回忆起项目研究早期的简陋大棚,身为基地场长的他也始终没有搬离原先的办公旧房。辛勤育斛二十载,扎根药圃守初心。
朱卫东怀着对中药材培育沉甸甸的热爱,以身体力行诠释爱岗敬业,从事中药材培育研究32年来,朱卫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照自我、鞭策自我,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埋头钻研,刻苦学习,用他的经历鼓舞了许多年轻人:出身草根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专家梦!
《三农之声》北京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医学,进一步提升公民健康知识素养,2023年6月9日<[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秦海兰)6月24日,新疆奎屯市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药品安全协调会、质量强市领导<[详情]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并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举措使得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当下,中医药实际<[详情]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致病。"——孙思邈 中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详情]
又是一年端午至 槲叶香飘荡在家家户户 陕西秦岭原乡特有的槲叶粽子 家家户户放着的艾叶 小<[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黒龙江讯(朱善永 王庆海)为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月11日,北<[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广西电(潘超平 刘清永) 6月15日,由桂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办,桂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详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执法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