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国周刊》河北磁县讯(刘爱虎 曾庆伟 申小军)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按照该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立足于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深入一线村、镇,牢记共产党人的职责,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来做。广开增收路径,多渠道振兴乡村产业。涌现出了许多“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典型村,乡村产业经济取得显著成绩。
发展特色经济型产业
产业要想发展的好,必须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讲武城镇八里冢村集体流转本村土地200余亩,建设温室大棚25个,大力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注册了“蒲草婆婆”牌商标,在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研制开发出了蒲公英叶茶、根茶、袋泡茶等多种茶饮品和蒲公英挂面、含片等保健产品。还在围绕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活动上做文章,通过开展“蒲公英采花节”,举办了蒲公英叶茶、根茶品鉴会,品尝蒲公英美食等活动,增加了基地知名度和集体经济收入,蒲公英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0余万元。
时村营乡小盆沟村“两委”干部积极流转土地,筹集资金,用于发展生姜,芋头特色产业,在农业农村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0年该村种植生姜20亩,芋头40亩,仅此一项就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5万余元。
发展山区林果型产业
磁县多山,70%为山区,俗话说“靠山吃山”,西部山区乡村充分利用荒山发展林果产业,在绿化荒山的同时,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北贾璧乡周庄村在荒山上种植柿子、核桃、花椒等耐旱林果作物1300余亩。并在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开展林下种植柴胡、白芷、黄芪等中药材300多亩,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零”,一举变成富裕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磁县观台镇曾是煤炭资源大镇,煤炭产能退出后,该镇引导各村进行绿色转型,把林果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镇14个村大力推广林果种植,全镇共种植经济林、观赏林4000余亩,建立了“林果+养殖+中草药”发展模式,不但提高了土地效益,满山林果鼓起了群众“腰包”,全镇14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发展商贸租赁型产业
在村庄位置优越、人口集中的乡村,大力发展商贸租赁产业。观台镇一街村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把原来老旧电影院拆除,和省供销社合作,在拆除的空闲地上建设大型超市,每年能给一街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
磁州镇辛家庄社区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集体筹资近400万元,建起了辛家庄社区四层综合商务楼,楼房整体对外出租,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发展土地资源型产业
结合全县开展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对本村不合理集体资产使用合同、乱占集体土地进行清理规范,然后重新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讲武城镇滏阳营村通过开展清理集体经济合同,对逾期、低价、不合法合同进行集中清理。共理顺、矫正土地合同120余份,理清土地1200余亩,把集体土地和荒地收回后公开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0多万元。
北贾璧乡西庄村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村集体收回了土地,并重新发包,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5000元。
发展村企联合型产业
一些村庄由于缺乏资源、人才和项目,采取“借鸡生蛋”的办法,通过农业农村局的“牵线搭桥”与企业合作,通过入股企业,每年从企业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陶泉乡申家沟村和西韩沟村以一定的集体资金入股河北申美集团,借助申美集团发展平台,每年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
讲武城镇北白道村把财政帮扶资金入股邯郸阳光面业公司,每年可从邯郸阳光面业公司领取红利6万余元。
发展休闲旅游型产业
磁县多山水,依靠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现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陶泉乡北王庄村“两委”干部利用磁县第一高峰——炉峰山的影响力,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盘山路,架设了电线,修缮了山顶的寺庙、碑林和七十二台阶,对山上的原始森林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把炉峰山风景区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每年仅炉峰山景区门票就可给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随着邯郸市第五届旅发大会和省第六届旅发大会的举办,磁县越来越多的村走上了发展休闲旅游型经济道路。
磁州镇开河码头、路村营乡溢泉湖环湖绿廊、陶泉乡天保寨等旅游区的建设,为南开河村、北开河村、甘草营村、溢泉湖周边村、花驼村、西韩沟村等村带来人脉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此,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领导多次到景区村庄考察,规划,指导使这些旅游村全部“消薄”。南开河、北开河、甘草营村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超过了40多万元。
发展多种经营型产业
近年来,电商成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白土镇上寨村实行电商、种植、养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借助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拓宽视野,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业创新,让上寨村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上寨村的河北慈兴电商孵化有限公司,员工手点鼠标、眼盯屏幕,把一件件电器、服装、饰品等中国产品送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从4月初到现在,上寨村的电商已盈利2000余欧元、1000余美元,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该村生猪养殖也成为上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让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上寨村争得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河北慈兴俊良养殖有限公司,将本地原有的养猪场进行收购入股,并扩建养殖场房,扩建后的厂房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现养猪场存栏1000头,预计年底实现存栏5000头。
2020年,磁县26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4534.8万元,较2019年增加1100万元,增长32%。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42个,占比92.37%;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10个,收入50-100万元的村14个,收入超过100万以上的村5个,全县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为充分发挥专利导航效能,2024年12月3日-5日,2024年浙江省专利导航项目启动暨绿色领域湖州专<[详情]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公布了2025年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县(市区)名单,其中来凤县被确定为开展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的<[详情]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详情]
近年来,略阳县紧紧围绕“六个美丽家园”的建设目标,深刻铭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守护秦岭的生态环<[详情]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是生态环境部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而设立的国家级试点项目,试点为期3<[详情]
浙江省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借助长三角的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连续多年挺进全国百强县,堪当“共同富裕<[详情]
近日,健康示范县建设标准重磅发布,明确了以提升居民健康福祉为核心的建设目标与科学合理的建设原则,融合中医服<[详情]
《三农之声》广西南宁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7月13日,由国家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1届中国<[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7月20日,以“诚信你我 天下大同”为主题的2023京津冀晋信用协同发展合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