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市县

市县

重庆万州新田长江大桥成功合龙

时间:2021-04-29 16:09 |编辑:三农之声|

三农之声重庆讯(黄金华 张玉佰4月26日,随着最后一节段钢箱梁精准定位到安装点,重庆三峡库区万州新田长江大桥成功顺利合龙。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255.jpg

 据万州新田长江大桥建设方——中交一公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恩施至广元高速公路万州环线项目新田至高峰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1770米、主跨1020米,是中交一公局集团继建设重庆附马长江大桥之后,在重庆三峡库区修建的第二座千米级悬索桥,也是目前三峡库区在建跨度最大的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333.jpg

 据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万州公司总工程师李鸿盛介绍,大桥北岸两个主塔原设计的承台、桩基均位于水中,且横向地面高差约60米,需要搭建水上作业平台且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联合设计单位借助BIM技术开展优化,最终规避了原设计涉水施工难题,形成北岸两座主塔横向地面高差16米、不等高“高低塔”的特殊效果。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建设方让大桥轻轻扭动一下腰,北岸主塔右塔肢后退一小步,解决了原本潜在的无数技术难题和施工“瓶颈”。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350.jpg

 中交一公局集团借助BIM技术,集中技术骨干力量,精心构建起国内山区首座千米级桥梁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体系,并借助BIM实景建模技术对大桥主塔、锚碇开展设计优化,成功避免了水下施工,大大降低了不良地质的开挖方量。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404.jpg

 大桥南岸锚碇基坑开挖初步设计为矩形基坑,但由于南岸所处地质区域为顺层地质,使得开挖风险较高。“通过BIM技术优化后,我们将锚碇基坑的形状调整为六边形,既降低开挖塌方的风险,还比原设计减少了约7000多立方米的开挖方量。”中交一公局集团万州环线二分部总工程师陈敏说。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439.jpg

 据了解,目前仅运用BIM技术进行精准优化原设计这一项,就为新田长江大桥节约了近2000万元,不仅保障了大桥在建设运营期内的质量安全,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449.jpg

 主缆是悬索桥的重要受力构件,对后续成桥线型、结构受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着桥梁“脊梁”之称。

 新田长江大桥共有两条长1680米的主缆,每条主缆含有92根索股,总重量达7200吨,将承受2.7万吨拉力。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628.jpg

 为确保每一根索股的线性,尤其是有着“标尺”之称的基准索股精准安装,项目一改传统“连续监测调节法”改为“参照标记点直接入鞍法”,通过对安装好的基准索股为期7天的技术观测分析,证明此方法是精准和快捷的。

微信图片_20210426162637.jpg

 此后,项目通过采取“白天牵引、夜间调索”工法,避免温度、风速、日照、塔偏等对索股安装精度的影响,确保了每根索股“一丝不苟”,最终高效圆满地完成了主缆架设任务。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