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市县

市县

浙江省东阳市首场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1-04-11 15:44 |编辑:三农之声|

《三农之声》浙江东阳讯(包康轩 郑胜 史进军4月9日,东阳举行首场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向新华社、中新社、新浪、凤凰周刊、香港大公文汇报等40余家媒体,发布东阳乡村振兴成果、共享田园的做法和成效等。据悉,今年起,东阳将实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东阳经济运行情况、民生实事、重点工程项目安排及建设进展,并回应媒体关切的问题,进一步讲好“东阳故事”,唱响“东阳好声音”。东阳市副市长楼国民,东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爱忠,六石街道党工委书记葛伟英,湖溪镇党委书记赵军刚参加。发布会由东阳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杜倩倩主持。

图片1.png

 从2018年开始,东阳筛选出18个具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发展前景的村,开展产业特色精品村创建,每个村补贴1000万元,通过三年培育,涌现出了佐村塘丘、湖溪象田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休闲示范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村庄15个。去年,东阳市345个行政村年收入达9.52亿元,所有村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共享田园的理念,源于东阳市委书记傅显明的一次调研,成熟于多次实地走访后。共享田园按照“三生三园三合”要求,布局上生产、生活、生态一体,以公园的方式建设田园,让田园成为家园的一部分,建设途径上资金规划融合、产业融合、功能复合,从而实现田园生态、资源、产业、平台、利益的共建共享。2020年,东阳在六石白溪江、城东寀卢、南市大联、横店盛树头、南马瑶仪、巍山光里湖、湖溪八里湾等8个地方,开展示范型共享田园建设,涉及田园面积1.33万亩。目前,它们已初具形态,并在土地效益、生态效益、产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村庄建设用地,也推动了村庄旅游、休闲康养、学生研学等新兴产业,丰富了产业业态。

 发布会上楼国民副市长介绍说,2017年以来,东阳市借助“治危拆违”东风,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突破口,全域掀起农房革命,实施危旧房连片拆除,鼓励宅基地异地高层安置,引导宅基地有偿退出,推进存量宅基地节地安置,深化“一户多宅”清理整治,腾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空间。东阳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消除安全隐患、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农村有机更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图片2.png

 六石街道党工委书记葛伟英在介绍六石街道时表示我们具有区位、人口和人文优势。六石街道大力实施“两江两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六石全域美丽风景线,完成白溪江共享田园一期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使其成为东阳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今年,六石街道将开展白溪江共享田园二期工程,对1330亩土地进行统一规模化种植,并提升田园风光。

 六石街道推动“美丽建设”与旅游、村庄、农业等深度融合,“一核三带六点”产业发展格局初显,即以白溪江共享田园为核心,推动周边村庄共建共治共享;以区域文化为特色,打造木雕古建文化带、红色革命文化带、“丗”字休闲风光带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

 湖溪镇党委书记赵军刚在介绍湖溪是这样说的,湖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阳木雕的发源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马上桥花厅、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湖溪酒厂等。我们坚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为此,我们梳理整合生态、文化、人才三大资源,植入街头小景、小镇客厅,并确立“一核三线”的发展布局(一核:八里湾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三线:南江山水生态线、镇北田园观光线、镇中特色文化线),大力挖掘、培植、弘扬本地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图片3.png

 发布会结束后,媒体记者们实地采风,现场感受东阳的建设成果。在南马镇花园村,数字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建设令大家感叹,花园村不是村,更像一座城。城东街道寀卢共享田园内,一望无垠的农田与樱花相映成趣,风光无限好。在江北街道上卢农房集聚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伫立在蓝天下。歌山画水,诗画东阳。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