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市县

市县

新华社新媒体:高原藏寨的新年味

时间:2021-02-20 05:52 |编辑:三农之声|

 新华社兰州2月17日电(记者文静)新年的钟声响过,草原上弥漫起春天的气息。高原上特有的宝石蓝色天空映衬下,依山而建的加拉尕玛村炊烟袅袅,静谧祥和。

微信图片_20210220014917.jpg

 加拉尕玛村一隅。 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今年,藏历铁牛新年与农历牛年春节“撞”到了一起,村民当子一家喜气洋洋。大年初五,他和妻子道吉吉起了个大早,忙着蒸藏包、拌糌粑、煮奶茶,准备迎接前来串门拜年的亲朋好友。

“今天轮到亲戚来我们家,要好好招待。”当子一边说,一边将奶茶壶搭在火炉上。不一会儿,房间里飘起奶香。

微信图片_20210220014935.jpg

 当子家院中央的小花园。 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当子所在的加拉尕玛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城郊,距离市区不足两公里。他和妻子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筹备年货。客厅的长条木桌上,摆满了牛羊肉、干果、各式点心和饮料酒水。一盏精致的高脚水果盘中,摆着菠萝、火龙果。

“这都是我和妻子的‘战利品’。”当子说,现在想吃什么都能买得到,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车,有的村民甚至驱车一个小时去邻近的城市办年货。

 除了传统的藏族美食,今年,他家餐桌上还出现了很多新菜肴。孙子喜欢吃饺子,今年大年三十,全家人没有做传统的“古突”,而是包饺子迎新春。此外,年轻人爱吃的鱼、虾等海鲜也出现在了年夜饭桌上。

 变化不止在餐桌。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当子,亲眼见证了加拉尕玛村从吃不上水的“干加拉”到环境优、风景靓的现代化藏寨的转变。他的家也从左手马棚、右手牛羊圈的土院子变成了玻璃房顶的二层别墅。

 当子家的厨房宽敞明亮。加拉尕玛村是甘南州第一个通天然气的村子,道吉吉感叹做饭太方便了:“以前都是烧青稞草和牛粪取火,现在一转炉灶的按钮,火就来了。”

微信图片_20210220014943.jpg

 草老在整理桌上的果盘。 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女儿草老感触最大的是实现了“洗澡自由”。“父亲常说他小时候没水吃,村里人都提着塑料桶、驾着马车,去城里买水吃。现在不一样了,吃水根本不是问题,还能随时洗上热水澡。”她说。

 近年来,甘南州以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支撑,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打造了一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全域旅游专业村和文化旅游标杆村,加拉尕玛村就是全域旅游专业村之一。

 借助全域旅游专业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加拉尕玛村完成了主干道硬化、公共空地绿化、房屋风貌改造、宽带网络覆盖等设施建设。当地还挖掘特色资源,修建了藏家生态园、花卉超市和帐篷营地。

微信图片_20210220014948.jpg

 草老在打扫卫生。 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今年,当子准备将家里的两间房改造为民宿。“木炕、木桌等家具都是藏式风格,无线网络、淋浴间也都配齐了。”当子对发展民宿信心满满,他还给儿媳报名参加了藏餐培训。

 当子在木地板铺成的院子中央开辟出一小块花园,栽了两棵迎春花,再过一两个月,树上就会开绚烂的花朵。

“在院子里种花的家庭越来越多,象征日子红红火火。”他说。

注:本文转载自新华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