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今天转发一篇人民日报文章——
“一些地方主要负责同志还不适应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骨子里仍然把新闻舆论工作当成花瓶,认为它是软性的、务虚的,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乱,就可有可无。
一味“低调”非良策
同一个地区,有的市县好故事常有,好声音不断,新闻舆论工作积极稳健、有声有色,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有的市县则沉闷无声,让人觉得暮气沉沉,记者去采访,也是能不说就不说。
为何不发声?答曰:领导有交代,“低调,一般不宣传”。
“低调”的理由看似充分,实则站不住脚。笔者经常在基层调研采访,以此为由不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不少见,大抵有几种情况——
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年龄临界,最后一站,升迁无望,自认不需要;有的履新不久,没出政绩,感觉“不到火候”;有的谨小慎微,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出风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认为宣传是虚头巴脑,多说无益,少说为妙;有的地方主要领导不在状态,碌碌无为,确属“无话可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退一步讲,就算领导干部确实是谦虚低调、不事张扬,也不能把一个地方的新闻舆论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耍嘴皮子、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从而在媒体上失声失语。
一个地区现况如何,发展思路怎样,面临什么难题……不仅本地群众关切、在外工作的游子关心,其他地区也会不同程度地给予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就是重视公众知情权,就是善于凝心聚力、成风化人。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的必备本领。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主要负责同志还不适应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骨子里仍然把新闻舆论工作当成花瓶,认为它是软性的、务虚的,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乱,就可有可无。
有的同志觉得新闻传播只是一门单纯的业务性工作,交给宣传部门就了事,不过问、不关心、不重视、不支持。
还有的同志思维停留在“防火防盗防记者”阶段,不懂得同媒体打交道,至于说运用新闻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疏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更是不擅长。
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新闻媒体是各级干部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忽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或者“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往小了说,是缺乏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媒介素养;往大了说,是对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和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了解。
其实,个人的低调风格和对一个地区的新闻宣传,并不矛盾。
一些负责同志,平时个人谨慎低调,但对当地的新闻舆论工作从来都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仅善于通过接受采访来确保公共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也坦然真诚接受舆论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
在新形势下,运用新闻媒体推进治理的能力,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不仅需要具备,而且必须修习好。
《三农之声》河北秦皇岛讯(编辑中心)2021年6月19日,《德孝中华周刊》全国外联副主任唐远亮,带领德孝中华<[详情]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拓展脱贫攻<[详情]
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引发海外华<[详情]
2月10日,第72集团军某旅整个营区内张灯结彩。图为女兵在挂福字。刘自华摄(影像中国) 2月9日<[详情]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详情]
科技成果好不好用,只有真正结出“果实”才知晓,结合实际需求确定研究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前不久<[详情]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详情]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详情]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