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因公去到H省的一座县城出差,有幸接触到几位来自乡镇幼儿园的代表老师。
短短几分钟的聊天,他们说过的一些内容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也让我对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让我们从现状开始引入
(1)A老师说,“在我们那里,一个班只安排得出一位老师,要负责孩子在园期间的吃饭、睡觉、教学以及上下学”。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依旧存在着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与班级学生过多、乡村幼儿教师短缺等有关。
一方面,幼师要负责班内的各项工作,“当爹又当妈”;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忙着自家的农活与家务,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2)B老师说,“工资低才是最大的问题,想给家里置办点新的家具要不吃不喝白干几个月才办得到。找机会还是得进城去才行”。
目前,在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事实是教师工资收人低,但工作量大的问题,这种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的现象在乡村尤为突出。
由于工资较低及社会地位不高,一些刚从幼师院校毕业的年轻幼儿教师根本不愿到乡村执教另外,即使部分已经在乡村工作的幼儿教师,也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不愿再做出较大的努力与付出。
(3)C老师还说“我们也没多高的学历啊,就是高中毕业,哪里晓得那么多你们说的学前教育专业词汇嘛”。
目前,我国乡村幼儿教师的学历主要以高中、中专为主。因为乡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到乡村幼儿教师行业中来,这对乡村幼教的发展而言更是雪土加霜,势必制约着乡村幼教质量的提高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D老师说,“别说大城市了,就是比起这个县城,我们那里都还是交通闭塞、信息匾乏、条件低劣”。
很多老师认为,在乡村幼儿园工作没有前途,再加上乡村幼儿园与公办园、城市私立幼儿园等相比,各方面条件差,不仅收人低,而且没有保障。这种现象导致毕业生不愿到乡村幼儿园工作,最终影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幼教质量的提高。
提高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国家应加大对乡村幼儿教育的投入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作。它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让乡村幼师没有后顾之忧。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毕业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乡村幼儿教师的队伍之中。
(2)乡村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乡村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及时作好活动反思,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乡村教师的理论学习当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包括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哪?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哪些不一样?
通过学习关于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明白学前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发挥集体与团队合作学习优势,坚持业余时间自学、参加校外培训以及园本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此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应当鼓励乡村幼儿教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文献。只有这样,乡村幼儿教师的的专业素养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真正地得到培提高。
另外,教师每天在教育活动之余撰写活动反思笔记和进行活动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记录下每天和幼儿在一起的细节,尤其是那些记忆中特别生动的细节,包括幼儿的言语、行为等。
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的活动反思能力,还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通过大量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乡村幼儿园应该加强园本教研建设,为幼儿教师构建交流和反思的平台乡村幼儿园应该为教师积极构建交流和反思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交流平台是一种开放的心理相容的合作学习的宽松环境,培养反思型教师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经常的、众多的信息交流,以在彼此交流的冲撞中得到启示,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火花。
另外,以园本研讨的形式开展集体活动反思,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帮助幼儿教师更清晰地找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促进对一些问题的深人探究,在下一环教学中解决问题。
同时还可以结合平行班相互听课的方式,采取集体反思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幼儿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目前看来,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社会的支持;家庭的谅解与配合;以及园所的激励和嘉奖都是缺一不可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定要有从零做起的勇气和决心,贵在点滴积累、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