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天南地北 四川

四川

辨证施治巧解钻井施工难题——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周华安

时间:2021-05-14 18:46 |编辑:三农之声|

 周华安,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专家,重庆科技学院客座教授。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的38年里,他痴迷于石油天然气钻井液事业,川渝、冀东、青海、新疆天山南北等地的油气勘探现场,留下了他辛勤与智慧的汗水。钻井液已经成为他生命的第二血浆。

 周华安的创新奉献之路始于1984年。这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周华安,开始负责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三大成效:改变人们“聚合物钻井液在川东地区无应用前景”的观念;彻底淘汰褐煤氯化钙粗分散钻井液,最大限度地解放钻井速度;为当时60120钻井队、60141钻井队夺取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金牌钻井队创造了钻井液技术有利条件。

1.jpg

 周华安是一位爱思考、肯钻研的专家。他总能根据油气勘探对钻井液技术的新需要,及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适度分散的强抑制强封堵”技术路线,不仅解决了聚合物钻井液抑制性与护胶性之间产生的重大矛盾,更使天东18井、天东22井相继成为川渝地区第一口全井实现聚合物钻井液无垮塌无阻卡井和无故障复杂钻成的定向深井,获得了罗平亚院士的首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率先提出深井高密度钻井液必须追求弱凝胶特性的技术理念,推动现场钻井液流变参数的全面优选优控;率先将鲍顿焊合—梨削摩擦理论引入到深井高密度钻井液防粘卡技术的研究应用中,很好地解决深井钻井极易压差粘附卡钻的难题。在该技术支撑下,1991年创造进尺12.4万米无粘卡事故的历史纪录。1992年,攻克云安6井国内罕见的2.25超高密度钻井液受到超高含量碳酸根与碳酸氢根严重污染的高难度处理难题,消除喷漏塌卡并存的复杂局面。2007年,指导剑门1井迅速处理受碳酸根与碳酸氢根严重污染的难题。2020年,以独到的见解,提出并实施“五位一体”钻井液技术方案,成功解决蓬深1井444.5毫米大尺寸井眼井深3985米中完通井时严重粘卡而耗时近2个月的工程技术难题,保证了374.65毫米非标大尺寸套管成功下到位。

2.jpg

“钻井液不仅是一门流动的艺术,更是一门厚重的哲学。钻井液人只有树立‘以变制变,辨证施治;工艺精益求精,技术创新突破’的技术理念,才有钻井液永恒的流动。”在处理井下复杂的实践中,周华安不仅从国外案例中吸取技术知识,更是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中吸取解决问题的方法。1994年,四川石油管理局选树天东4井为科学钻井的样板井之一,周华安首次大胆地将系统工程原理应用到钻井液现场控制中,创立实施了单井钻井液现场优控系统工程,助力该井钻井周期较同构造同类型井缩短了一大半。研究发明的FDJ系列复合堵漏剂推广应用至今,将当时的桥塞堵漏成功率由26%提高到58%左右。发明应用防塌水基解卡液解决了录井严格要求钻井液低荧光的冀东油田粘卡事故解卡难题。在塔里木油田和新疆油田,他针对新疆天山南北构造的地质特点,创造性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188”钻井液技术体系,创新钻井液技术服务管理新模式,解决当时钻井故障复杂居高不下与提速困难的难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周华安多次荣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二、三等奖等各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在石油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近50篇。先后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四川省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并赴京国庆观礼、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我之渺小,团队之强大。”面对分沓而至的荣誉,周华安总是满怀谦恭与感激之心,“我庆幸我成长成才在美好而又伟大的时代和造就我的这片沃土,这沉甸甸的收获与耀眼的光环更多的应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归功于各级组织与领导的关爱引导,归功于钻井液同事们的支持帮助!”

 面对新发展新征程,周华安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技术干部,为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我将尽我所能,倾我所有;作为企业技术专家,我将尽力让我的行为伴随钻井工程一帆风顺,让我的声音响亮钻井的每个角落,为钻井液公司‘领跑国内,比肩国际’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陈忠玖 责编/潘勇)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