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德孝园

德孝园

建祠堂设公墓,3天清理坟头864座!这个镇兴殡葬新风

时间:2021-03-24 16:39 |编辑:三农之声|

“上午村头喇叭一广播,下午我就把自家的6座坟头平了,迁祠堂是好事,咱老党员要带头。”3月17日,庆云县常家镇后王村86岁的老党员王光青说。自常家镇全面开展殡葬改革工作以来,不止王光青家,仅三天时间,后王村全村清理坟头297座,适宜迁入祠堂的全部迁入。

b51b-kmrcukz0282495.jpg

 之所以工作推进迅速,在于前期工作打得实。“起初有些村民认为这是对先人不敬,不能坦然接受。”常家镇人大主席赵洪涛说,重点中的难点,就是如何转变村民观念。于是,镇政府工作人员联合村“两委”班子、红白理事会成员、网格员挨家挨户为群众讲政策、谈道理,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环保账、土地账,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意愿,组织村民代表“走出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了解祠堂、公墓建设情况等,逐步获得群众认可。“有时候清明、春节碰到下雨下雪,一家人深一脚浅一脚,也得踩着泥去地里祭拜。现在绿色殡葬是新风尚,其实我们都盼着建祠堂呢。”大高村村民刘建峰说。

63b8-kmrcukz0282494.jpg

 有了群众支持,常家镇趁热打铁,提振精气神,迅速将祠堂和公墓建设提上日程,建设了三柳、后王、大高等5处祠堂,并按照“花园式”公墓建设要求,打造孝德园生态公墓,建设标准墓穴、安装卧式碑,在公墓设置绿化隔离林带,碑前墓后空闲地见缝插花、立体布绿,营造出既庄严肃穆又清新优美的祭祀环境,与老式坟头形成鲜明对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月14日,常家镇如期召开了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要求“破冰”殡葬改革。号角一响,群起呼应,村民踏着春风走进麦田,仅三天时间全镇共清理坟头864座。此举,使得该镇不仅原有“存量”土坟迁入到新建公墓,也实现了消灭“增量”,为补齐农村地区殡葬领域公共服务短板,打造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7fb5-kmrcukz0282552.jpg

“群众越是支持,我们越是要把服务工作做细做好。”赵洪涛说。该镇向群众承诺,辖区内的祠堂和生态公墓全部为村民免费提供骨灰格位,减免安葬费用,为村民减负。同时,充分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统一操办、统一标准,协助村民办理“过事”。春节前,该镇洼刘村一位村民父亲去世,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介入,结合村内风俗习惯,为这位村民制定了一套“既不失礼又不浪费”的简易流程方案,“办完事我自己算了笔账,不仅省了四五千元,亲戚朋友还都说理事会忙前忙后,像自家人一样。”他说。

1bf9-kmrcukz0282551.jpg

“在清明节到来之前,我们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落细落实,让群众以全新的方式祭拜和缅怀先辈,推动移风易俗,传递文明新风。”庆云县委副书记、常家镇党委书记张健捷说。(贺莹莹 通讯员 王洁令 王凡存 刘蕾)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