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荷兰:高效率高产能,用科技打造农业奇迹,寻找农业出路(二)中我们提到了欧洲中小农场农业模式的佼佼者荷兰,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另外一个用科技强农的国家—以色列。在沙漠四十度的高温下,竟能用温室及科技种出五彩缤纷的水果和花卉,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出口畅销欧美。以色列人是如何靠后天努力,成为农业强国的?
在以色列从事农业本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比我国的海南省所占土地面积一半略大一些,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半干旱或干旱的,可耕地面积仅约0.4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壤质量很差,自然水资源缺乏,每年人均可用再生水只有90立方米,降水稀少,而且远离市场,早期农民都不具备农业经验。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但在其短暂的历史中,以色列不仅成功实现了农业转型,在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并建立了繁荣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出口产业,而且成为农业和水管理方面的全球引领者,跨越了小农和大型企业集团的低技术到高技术解决方案。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研究以色列农业为何发展得如此成功之前,必须要了解塑造以色列农业转型的独特遗产和历史背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先驱们作出了不懈努力,才换来今天不易的成功。
意识形态和农业拥抱
其实犹太人最初的意思就是农民,然而,在国外散居了几个世纪之后,又从事着各种和农业无关的职业,所以,犹太人本身也就不再认为自己和农民是同义词。
到了19世纪后期,在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鼓舞下,他们寻求在以色列的土地上重建犹太民族,最重要的是,通过将农业作为一项国家使命来恢复犹太农民的地位。
这种强大的哲学,激发了一大批有学识的年轻人从欧洲开始向以色列移民,尽管他们没有农业经验,尽管要移民到最恶劣的环境去开发土地,但他们的信念支撑了他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犹太人早期先驱者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毅力以及后期对农业发展的坚定不移。
农业合作社的诞生
当移民先驱到达巴勒斯坦时,他们遇到了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导致疟疾、伤寒等疾病猖獗,在犹太复国主义愿景的启发下,以色列的先驱们建立了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建立在平等和社区原则的基础上,成员产生的所有收入都归合作社所有,所有成员根据它们的工作平均分配,这有点像我们之前的生产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个比较前瞻性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每个农民都被指定种植哪些作物和数量,这导致了一个强大的中央规划系统。
历史遗产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统治给以色列人留下了不少遗产,良好的基础设施资产如通往各国的铁路系统,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种平台,如柑橘合作社,这也使得犹太人在1930年代时就是全球第四大柑橘出口国。
当然,以色列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人力资本,虽然这些移民没有农业经验,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却很高,到1950年,犹太人的识字率是100%,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也为他们进行科技强农创造了先天优势。
以色列农业取得成功的五个关键因素
尽管有早期先烈的奉献精神、以及英国殖民留下的遗产优势,但以色列是从一个困难的起点开始的。1948年在以色列宣布独立时,它仍然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仅一千美元,和许多不发达的国家一样,在面对大量移民的同时,也面临着粮食危机,但这些基本要素却为以色列农业取得成功的五个关键因素奠定了基础。
1.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承诺和强势领导
以色列农业成功的第一个因素,是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承诺和强势领导。如果没有这些,约旦河谷沙漠就不可能出现农业,因为那里的水资源在地面以下一公里之外。
政府之所以对农业的坚定不移,就是因为在意识形态里将农业作为一项国家使命和政府组成,在以色列最初的几十年里,议会成员有三分之一都是来自农民。
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家的支出中有30%用于农业和水利设施,30%用于教育,30%用于国家安全,这种分配方式是政府强力领导的明显标志。
当然,这种强力领导,给以色列最大的变化就是水系统,在前面我们就说了,以色列大部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稀少,这阻碍了南方地区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它们决定从北部的加利利海输水到南部的内盖夫沙漠,距离长达250公里,当时很多工程师都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但是他们最终却实现了。
农业是由水、土壤、劳动力和金钱组成,这其中政府有一个关键的角色要扮演。它需要向农民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施肥技术等,政府还需要确保汇总、分类、营销和分销,特别是出口。
所有这些都是政府职能实现的,这对早期以色列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农民不必担心谁会买他的粮食,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种植农产品,农民不负责整个农业价值链条。
2.有效的农业机构
除了政府领导的重要性外,国家的农业机构也是关键。和上节我们提到的荷兰农业模式相似,在以色列,各个农业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农民只负责生产而不负责销售;制定种植计划和协调公私联合等由作物生产和销售委员会完成;贸易服务有专门的农业贸易服务部门。
当然,不得不重点说一说以色列对农业研发的重视。在以色列,有专门的农业研究与发展部门,研究人员的薪资一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这反映了政府的坚定承诺和对科研的重视。
同时,科研人员几乎一直和农民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民没有任何的自卑感,这可能要归因于以色列农民的理想化和人们对土地劳动者的尊重,以色列大多数农民都受过良好教育,也助长了这种现象。
这种重视更是体现在专门设立了由10人组成的农业首席科学家,其作用就是专门来解决现实种植中遇到瓶颈时,由他们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当然还有其它部门,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在以色列,它们对农业链条中角色的划分很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是一个人或部门就负责整个农业链条。
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其农业成功的核心,它为农民和私营部门在价值链上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并不断创造新的机会。
在以色列,所有的科研都是围绕农民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在其它国家,你要说服农民创新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以色列,恰恰相反,农民都大多热衷于吸收新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农民信任研究人员和推广人员,并认为他们是成功的关键伙伴,这种良好的创新机制就使得产和研形成良性循环。
4.农民组织
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从一开始就把农民组织成更大的单位,大多数以色列农业是通过农民合作社组织的。
如果农民不控制价值链,就会错过技术改进,就会在农产品交易中受到客商的压价,我们当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农民根本就没有议价权和定价权。如何提高农民的议价和定价能力?毫无疑问需要一个更大的组织。
在以色列,农民组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我们以前的生产队类似的基布茨姆合作社,一种是土地私有的莫沙文姆合作社,但不管哪种合作社,最终产品销售都是通过合作社进行统一营销和分销。不同之处在基布茨姆合作社种什么和种多少统一规划,而莫沙文姆合作社则由社员自己决定。
5.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市场是以色列农民的北极星,目标市场不仅是当地粮食自给自足市场,而且也是国际经济增长市场,在以色列人看来,市场是你赚钱的地方,如果你没有钱,你不能做任何事情。其政府和整个农业部门都会根据市场潜力提前规划,避免了出现“谷贱伤农”现象的出现。
欧洲中小农场模式对我们的启发
不管是荷兰、以色列还是欧洲其它国家,其农业发展的背景都是独特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尽管如此,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部分甚至是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1.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重要性
不管是荷兰还是以色列,我们都看到了创新体系的金三角结构: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而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学研严重脱钩,专家在办公室自顾搞理论,农民在田地里自顾种田,学农大学生毕业也很少从事农业工作。
2.以市场为主导和价值链的重要性
从一开始,这些国家都是以本国的粮食安全和出口为目标,并有意注重增值,在产品销售时,有专门的销售机构去销售农产品,这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农民专注于种植,而不需要去大街上贩卖他们生产的农产品。
3.有组织的农业很重要
不同形式的农民组织是很有必要,这些合作社组织已经被证明,通过规模经济与市场接触,会给农民带来议价权和定价权的能力。
4.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关键作用
在扶持农民的基础设施方面,要有长远和明确的经济计划,有时候政府部门可能会比技术人员作出更好的决定,因为他们有更加全面的视野,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强力领导和国家愿景,左右了一个国家的农业能走多远。
以上是对欧洲中小农场农业模式的分析和看法,衷心希望大家能认真看完并提出宝贵意见。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艳丽)2022年1月23日,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公益人士在中国首都北京参加了2<[详情]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认定首批115个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高和综合服<[详情]
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安全保障带来挑战,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在联合<[详情]
4月27日,记者从2021(第十一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秘书处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矿业论坛<[详情]
导读 2015年,作为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之间最大的农业合作项目,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成功落户江苏<[详情]
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武装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也许许多人都认为俄罗斯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大,实俄罗斯正在发生不小的变化,尤其是在农业部门,现在可以说是俄罗<[详情]
据巴西媒体当地时间4月11日报道,位于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被称为“北部弧线”水运经济带上的城市港口的农<[详情]
新华社多哈3月26日电(记者 杨元勇)沿着蜿蜒的沙漠公路,驱车由卡塔尔首都多哈向北行驶约1小时,一道围墙和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