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大数据

大数据

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数字农业创新

时间:2020-12-20 07:22 |编辑:三农之声|

580×385

2020数字农业50人论坛。

  1218日,2020(首届)数字农业50人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数字团队共同探索未来数字农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让农民富起来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表示,阿里巴巴将聚焦三个创新,与农业科学家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实践数字农业,让农民富起来。

  在技术创新方面,阿里巴巴将支持农业科学家激活农业大数据,帮助农业生产者精准规划管理,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在业务创新方面,阿里巴巴将推动13个涉农业务,对接农业科学家的全产业链创新系统,用数字化打通----全链路;

  在模式创新方面,阿里巴巴与农业科学家将着眼破解农业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30位院士专家,来自我国动植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工程等研究领域。他们在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如何让农业高新技术和新品种新产品直达消费者,如何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始终是中国农业最头疼的问题。

我们专家始终觉得,差了一口气!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发现一个现象:科学家研制的品种好、技术好,农民种得也好,就是卖不出好价钱,等于科学家最终没帮到农民。农业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初心就是要解决中国农业最难、最头疼的问题。她说。

  当天,科学家与阿里巴巴的第一个正式合作项目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频道,在手机淘宝首页土货鲜食正式上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等13位科学家首批入驻,他们带来各自新技术示范基地培育的辽宁大米、云南青提、四川红原牦牛奶粉等新品。

  除了产销对接,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还将联手探索数字农业创新,共同推动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等多要素的数字化,为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赋能。

  今年,阿里巴巴已初步建成以大数据、云计算支撑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从源头组织数字化生产670多个菜鸟县域物流共配中心、5大产地仓和全国各地的销地仓及盒马、大润发门店构成数字化流通网络;淘宝天猫领衔数字化销售矩阵。

  李少华介绍,农产品上行最难的是最前一公里,阿里巴巴重投入自建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是数字农业的核心。阿里巴巴在云南、广西、四川、山东、陕西的5个产地仓,今年全部建成投用,辐射中国核心的农业产区。

  昆明仓是阿里巴巴第一个产地仓。这个一万多平米的仓库,是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商品的枢纽。通过数字化智能分选,云南的沃柑、百香果、糯玉米、冰糖橙、雪莲果等18种特色农产品有了分级标准,仅百香果就分了8个等级。

  33岁的廖梦梦,是云南西双版纳仓地甜糯合作社创始人,6月起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及盒马合作,为小玉米建立了甜糯比的行业标准,农民开始按订单、按标准生产。今年,廖梦梦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她计划明年把种植面积从2400亩扩大到1万亩,销售目标提至5000万。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