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拨回到今年7月。自乌溪镇外河水位全面超警戒水位后,在抗洪防汛大堤上,王本、王富和王周子祖孙三代同上大堤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年近七旬的王本才是村里的老支书,有着丰富的防汛经验。此次防汛,在巡堤查险、察看水位时,王本才都会对身边的后生晚辈进行指导,讲授巡堤要点,传授防汛经验,发挥着老党员的余热。作为村民兵营长,王富更是以身作则,每天都例行巡堤,并对责任地段安全隐患进行仔细排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就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补救。巡堤、护堤、固堤,每天一上堤就是20多个小时,为节省时间,饮食基本靠泡面打发。家里最小的男子汉王周子以爷爷、叔叔为榜样,也投身防汛抗灾一线。按照工作分工,他每天都要往返老圩和南圩,检查防汛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晚上10点还在巡查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会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
7月14日,天降大雨,王本才、王富和王周子三人第一次碰巧聚在南圩一心村防汛埂段。接到乌溪镇防汛指挥所通知,防汛人员要将南圩所有沿岸的杂树枯枝全部清理干净。一心村范围内的南圩防汛埂段长557米,任务量说起来很小,实际困难却很大。南圩防汛人手本来就不充足,且沿岸树枝大部分长在水里,这就需要兵分两路——一边有人在船上锯树,一边有人在岸上将树枝拉上来。面对迫在眉睫的任务,王富当即决定,他先上,划船锯树,岸上就让王周子来拉树枝。听到这个决定,王本才立即拒绝:“怎么了?你当你爸我老了啊,让我在这休息?在防汛上,你可比不了我,划船你没我厉害。”“爸,我不是觉得你老,关键是你昨晚一夜没睡,身子也受不了啊!”“你放心吧,我硬朗着呢!听我的,你和王周子在岸上,我来上船锯树。”王本才穿上红马甲,拿上工具,上船准备起来。看到老爷子这么坚定,王富和侄儿只能听从老人家的意见。经过6小时的努力,祖孙三人成功完成当前的清障任务。
马鞍山日报社第一时间报道了“祖孙三代上大堤”的先进事迹,迅速引起广泛反响。祖孙三代当选7月份“安徽好人”、8月-9月“中国好人”。(吴黎明 尤贵芳)
《百姓中国周刊》安徽亳州讯(陈五志)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6月4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安徽淮北讯(张思伟)近日,烈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烈山区马桥中学,开展“党史知识进校<[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安徽合肥讯(常魁星 通讯员 杨小泉)2月9日,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安徽省合肥市总工会党组书<[详情]
文图/陈五志 2021年1月27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蒙城路小商品批发商店,一位市<[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安徽亳州讯(王维静)12月20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国防文化工作委员会》指导、《民声面对<[详情]
王松牺牲了,牺牲在他执行庐江县连河村抗洪抢险任务的“战斗”现场。 王松,生前任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委副书<[详情]
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表彰了17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好人和芜湖好人。同时,通过宣讲员宣讲、播放事迹短<[详情]
时针拨回到今年7月。自乌溪镇外河水位全面超警戒水位后,在抗洪防汛大堤上,王本、王富和王周子祖孙三<[详情]
六年来组织团队开展爱心公益活动600余场(次),累计捐赠善款及物资120余万元,先后建立“爱心志愿者帮扶基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