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董峻、黄垚)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25日说,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未来农业发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聚焦粮棉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农科院第四次人才工作会上,唐华俊表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然而,我国农业还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转换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等困境。
“目前我国种子国外依赖度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入徘徊期,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生物安全事件频发,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唐华俊说,“畜禽良种国产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重大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仍有待突破,迫切需要相应的农业科技人才。”
唐华俊认为,中国农科院过去的人才培养存在学科间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使用、配置与重大科研任务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目前66%的领军人才集中在作物、畜牧、植保、资源与环境4个优势学科中,农业机械、农业工程、经济信息等传统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工智能育种、纳米材料技术、能源微生物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布局明显不足。”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创新链、产业链布局按需精准引才,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和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在人才培养方面,唐华俊认为,要将人才培养使用与重大科研布局、重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同时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重点领域科研和管理人员到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交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唐华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要整合优化项目、平台、经费、岗位等优质资源,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温氏股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绿色生<[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福建讯 (俞礽建 陈生)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帮助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高校园消防安<[详情]
4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2021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同步启幕。 <[详情]
我们对于动植物进化方面的大部分知识和概念都是建立在遗传信息从父母传递给后代的基础上。然而,这些本已经得<[详情]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智能化叶龄诊断、智能化浸种催芽、智能化控制灌溉……记者近日走访黑龙江、山东、湖南、安<[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李绪发 郑文良)广州市2021年春季农业科技下乡咨询活动暨黄埔区春耕备耕现场会日前在<[详情]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种子是种植业的生命线和发动机,应持续推动相关领域自主科技的创新、应用,实施种源‘卡脖子<[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陕西讯(叶晓娟)学校寒假也是农闲时节,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个试验示范站和基地,50余名专家<[详情]
当前,“立春”将至,气温回升,黄淮海等主产区冬小麦即将返青,正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