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农之声》山东莘县讯(吕本政 郭欣) 今年以来,王庄集镇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强化责任担当,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立足组织保障持续发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助力脱贫攻坚的硬核动力,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凝心聚力打赢收官之战。
支部引领筑堡垒,产业提升促增收。基层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夯实产业基础,立足我镇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山药、菌菇、韭菜等特色产业,大胆开展探索创新,梳理出一系列“支部+”发展思路。即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企业扶贫项目等途径,建立“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支部+企业+项目+贫困户”“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等模式,搭建“契约式”产供销平台,实现无缝连接“菜单式”销售,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实体+电商+物流”等消费扶贫模式,年销各类菌菇、山药10万余吨,贫困户年增收3000余元。
结对帮扶见成效,盲点死角全清零。持续开展“1+5”结对帮扶,即1名干部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进村入户“清盲点、扫死角”,全面排查收入支出、危房改造、医疗就医、义务教育、社保兜底等相关情况,根据到户自查自纠表、贫困户积分明细表进行逐项比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登记造册,同时追踪贫困户应享受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逐项销号整改。今年以来,共有125名党员干部帮包397户贫困户732人,为贫困户办理政策落实220余次,解决问题难题125件,组织扶贫专班开展专项检查进行逐户验收,确保脱贫攻坚清除盲点、不留死角。
创新模式激活力,物质精神双脱贫。探索“党建+文化”扶贫新模式,充分利用党建文化墙、文明展板、农家书屋等载体,展示家规家训、文明新风等内容;组织开展“文明星级户”“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潜移默化提高贫困群众的道德修养;修建文化广场、组建文艺队伍、举办文艺演出,传播孝老爱老的乡风民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镇里建成4个规模文体广场、45个农家书屋,村村订立村规民约、树立四德榜,开展百姓宣讲3次、“好婆婆好媳妇”评选2次,“村村响”将孝老爱老的乡风传播到镇里每个角落,脱贫攻坚迸发出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