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天南地北 辽宁

辽宁

老街坊交流节约“金点子” 好习惯代代传

时间:2020-11-13 19:48 |编辑:三农之声|

米水不仅可以浇花,用来泡发干菜和木耳效果更好;废弃的白色塑料袋还可以去除碗碟上的油污……4日上午,位于鞍山市铁东区和平街道的唐明山工作室里,平均年龄70岁的几位老街坊团团围坐,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节约“金点子”。今年78岁的唐明山说:“现在,全社会都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今天的党群活动日有6名党员和4名群众参加,在节约水电和粮食等方面有啥好点子,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组织此次活动的唐明山(左)。

  “我在浴池洗澡时,看见淋浴头下没人立刻就上前关掉。”76岁的于淑荣就说起了自己日常积累的节约小窍门,“投衣服的水拖地最好,里面残留的洗衣粉还防蟑螂。用淘米水泡发的木耳和干菜,又快又好,还更有营养!”说起节水,65岁的陈庆钢抢着说,他家坐便水箱的进水阀已经十六年没有打开了,他把洗手盆的废水直接引到了一个方桶里,用来冲厕所。

党群活动现场。

  “我家五口人,每月水费也就十元钱。”今年70岁的曾库凡,回想小时候家里的窘境,十分感慨。他父亲一个人每月三十多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人,从小他就养成的节俭习惯也影响了下一辈。他和老伴跟儿子一家三口人一块儿生活,每月的水费也就十元钱。“我老伴去交水费,几个月前存的50元钱还没花完呢。”他的节水窍门还真不少:卫生间水箱里放两个灌满水的矿泉水瓶子,每次冲厕所时,就会省不少水;淘米洗菜的水和洗漱、洗衣服用水分装成两个桶,各有用处……78岁的刘谋远曾在鞍钢铸管厂上班,他的“金点子”是修旧利废,插座等小家电坏了尽量自己修。而71岁的王秀华分享了她的小窍门:切过肉的刀把和手,还有菜盘子里的油腻,先用废弃的白色塑料袋擦净,再用热水清洗一下,油腻除得非常干净。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大家金点子频出。作为老一代人,他们节俭的习惯已经刻进了骨子里,而这种厉行节约的美德也需要代代相传。(来源:鞍山云 编辑:崔陶然)


相关阅读:
上下篇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