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教育

教育

专家要求《愚公移山》移除课本?假借科学外衣“践踏”文化精神

时间:2021-01-19 09:43 |编辑:三农之声|

 前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当中,自然是有精华和糟粕,例如曾经在封建时期倍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当中就有着许多在如今看来十分违反人性的做法,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这些都是当年的愚孝,郭巨埋儿讲的是郭巨由于要赡养自己的老母亲,可是家境贫寒,妻子刚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他为了让粮食能够足够母亲吃,下狠心将新生的儿子活埋,在埋葬的过程中挖到了一桶金子,美其名曰孝心感天动地,但在如今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对人性的践踏,对于一个生命的扼杀,这些向人们宣扬愚孝的故事都曾经被鲁迅先生所批判过。

e61190ef76c6a7efa2f68996d85c4856f1de66df.png

 这些是我们中华文化应该摒弃的糟粕,但是我们更多的故事是让百姓们向善向好,是积极正面的故事,例如说被列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近年来,许多专家纷纷对这一寓言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批评态度,要求教育部将这一寓言故事从语文教科书当中删去,而他们给出的原因,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讨论。

《愚公移山》引来争议

 愚公移山讲的是居住在深山当中的愚公,因为王屋、太行两座山堵住了村中前往外界的道路,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愚公下定决心将王屋太行两座山移开,这无疑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古代生产力低下,根本没有如今的挖掘机等大型工具提供帮助,只能通过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并且挖下的山石运往何处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然而这些都没有阻碍愚公的决心,他带领着自己的所有儿女一起移山,当遇到旁人的冷嘲热讽之时,他的一席话惊天动地。

4a36acaf2edda3ccbde925a4294fde06203f9257.png

他说我知道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我有子孙,我的子孙也有自己的子孙,我们世世代代一直挖下去,终有一天王屋太行两座山会被移开,而我们的通行将会变得方便。如此既朴素又充满了力量的话语,感动了天上的神仙,纷纷前往人间帮助愚公移山。这本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然而,近年来却有许多专家表示,愚公移山是一种不环保的做法,果放在教材当中,将会对孩子们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且,席慕容也曾公开表示过,愚公移山是一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如果放在教科书当中,将会让孩子们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不符合如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0d338744ebf81a4c10122699f28c875e242da6e8.png

 专家要求移除教科书,实则吹毛求疵

 甚至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从经济学上对于愚公移山进行了质问,按照他们的表述,愚公有两种选择,他完全可以举家搬迁,此地,离开这两座山,从而远离这两座大山对他出行带来的影响,这种做法更加,符合经济学原理,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代价来看,都远远要比世世代代去用铁锹将山移走的做法好得多。但是这些质疑在许多人看来,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总觉得似乎有一些吹毛求疵。

 首先要明确寓言故事的意义在于什么,寓言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道理寄寓在一个故事当中,是人们希望通过这一个故事传达出来的一个观念。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世人的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并且在克服困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懂得坚持不懈,只有坚持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

ac6eddc451da81cb8ee3a5bf7ac03711082431ec.png

 有的人认为愚公移山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举家搬迁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当中,故乡是一个蕴涵着深厚情感的名词,落叶要归根,在外漂泊的游子,在离开人世之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葬在故乡的土地,每一个人都是从故乡出发,去往远方,人生路漫漫,当走到生命的终点时,人们总是愿意回到起点,因为那里才是永远的归宿。

 对于非议的回应

 一些经济学家们提出让愚公搬家,这些建议是冷冰冰的,是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仅仅站在一个所谓理性的立来思考,自然有可取之处,但是显得有些冷血。人类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体,并且愚公移山是一个寓言故事,它的真实性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并且愚公的行为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担当感的表现,如果说每一个人都选择搬家,那么总有一些人因为条件受限制,无法离开这片故土,那这两座大山总会给人带来不便。

6f061d950a7b0208b5924f994a7f15d4562cc899.jpg

 并且即便所有人都搬走,但是这片曾经养育着他们的故土,就成为了荒废的地区,这对于对故乡有着深深眷恋之情的中国人民,感情上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人打着环保的旗号来批判愚公移山的故事,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力十分落后,根本无法对大自然造成伤害,反而是大自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挑战。环保的前提是人类先生存下来,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大智慧远比小聪明重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许多专家对于古代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避重就轻地对一个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和批判,而这些故事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着朴素而深远的价值。一个寓言故事能带给一个民族很大的力量,如同抗日战争当中,正是有着许多像愚公一样的仁人志士,即使在面对当时军事实力远强于自己的日本军队,依然坚持不懈的抗战。

8ad4b31c8701a18bd5cb94bfb689e00f2938fe48.jpg

 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智叟一样,看到实力差距之后,就不愿意再为之奋斗,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像愚公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而不需要那些像智叟那样仅仅拥有小聪明还洋洋得意的人。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应该永远地留在教科书当中,用来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