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情怀教育贯穿个体成长的全过程。首先,根据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关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个体发展在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物理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信念、习俗和法律等的洗礼。由此,情怀教育不仅要关注物理环境的生态范围,由家庭到社区,再到国家全面覆盖,即包括培育家庭关怀、学校情怀、家乡情怀、爱国情怀等,还要强化国家的发展与价值观念,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次,个体发展受到时间段的影响,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任务。由此,情怀教育要贯穿幼小中大,全阶段的学校教育及终身教育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是“爱”的情怀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热情,培育积极的、高尚的情感,不断升华情感和境界,贯穿个体成长的全过程。二是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同时充分体现主体的愿望和需要的心理行为,表现为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三是自觉维护祖国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具体可体现在主体基于自己的能力,主动履行爱国之事;创造社会财富,为他人带来便利,促进社会和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以身示范,让人们明白只有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才能在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违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为进行斗争。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情怀教育,我们首先要理解“爱谁”“谁爱”“怎么爱”的问题。
“爱国家”就是“爱国”。国家是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组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因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用爱党、爱社会主义来升华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境界,激发全国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由此回应“谁爱”的问题。
在“怎么爱”的问题上,教育作为国家意志的核心内容,要支撑和培育不同主体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成为凝聚广大人民愿望、实现民族复兴的内驱力。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情怀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胜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情感上厚植爱国情怀,自觉践行报国强国使命。
(严秀英,延边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期)
作者:严秀英
为进一步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精准落实,近日,开封市2<[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刘筛庆 傅小宝 陈虓)7月9日上午,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璀璨中国》小记者团,在中央电视台<[详情]
《海曲评坛》山东日照讯(杜邢)昨天一件事在日照各个媒体上被刷屏了,就是海曲中学的副校长王瑞芹老师在课堂上紧急<[详情]
《三农之声》湖北讯(通讯员 王晶 严静雅)历经半年的征集、打磨、角逐和筹备,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新轻<[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宝丰讯(高喜来)草长莺飞好时节,国风脉脉染墨色。在“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浙江金华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日前,以青少年的自我管理为研究内容的《青少年自我管理学》一书<[详情]
《三农之声》广西南宁讯(李振勋 吴小政)为积极响应国家“2025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2022年秋<[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奇帆 张莹莹)7月18日至19日,全国第36届新教育种子教师峰会暨新教育晨诵说写教<[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玛迪娜 周永慧 郝婉琳)今年3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 要求,将学校学习课程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