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回眸)惠侨举措暖心务实 侨胞“获得感”增多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惠侨举措暖心务实 侨胞“获得感”增多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侨胞在哪里,侨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中国“十三五”时期,各级涉侨部门当好侨胞“贴心人”,交出一份亮眼的惠侨“成绩单”。
立法护侨再上新台阶
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再传好消息。《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从基本权益、投资创业、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对华侨权益予以明确。中国地方立法护侨的拼图又增加了一块。
“十三五”时期,多地探索立法护侨,地方性法规密集出台。2015年10月,中国首部保护华侨权益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此后,福建、湖北、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相继颁布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北京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纳入2020年立项论证项目。
国家层面的华侨权益立法工作正在推进。2015年、2016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将制订华侨权益保护法列为研究项目,多部门开展了调研论证等基础性工作。201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对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在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侨务法治建设亟需改进和加强,要进一步完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切实加强涉侨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
“互联网+”让为侨服务不打烊
“十三五”时期,多地政府部门借助“互联网+”,搭建起联通海外侨胞的新桥梁。越来越多的涉侨事务依托互联网技术得以跨境办理,侨胞们不再需要来回打“飞的”。
北京于2016年建立“全球通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办事人在全球任何地方、任意时间均可实现在线查询、申请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等。2019年11月,浙江“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开通,可办理公证、户籍、出入境、不动产、调解、诉讼等领域的多项涉侨事务。作为国内五大侨乡省份之一的云南,通过“云解纷”平台远程视频调解,实现了跨境案件快审,跨境纠纷化解便捷高效。
疫情之下国际旅行受限,跨境涉侨事务办理的优势更加凸显。浙江省青田县就对华侨关注度高的48类事项进行流程优化,构建“远程认证+国内代办”服务模式。一些需要现场核认本人身份信息的业务,则改为更便捷的“委托人办理+本人视频确认”方式,解了侨胞的“燃眉之急”。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证对比、身份识别、指纹提取等技术应用于跨境涉侨事务办理中,可办理事项的范围亦不断扩大,为侨胞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出入境便利举措频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扩大,海外侨胞往来中国愈加频繁,其对出入境便利化的期待更高。“十三五”时期,出入境便利举措频繁推出,便利侨胞往来中国。
自2015年7月以来,中国公安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上海科创中心、福建自贸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涉及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等多个层面。2017年,公安部将部分出入境政策措施在国家有关自贸区及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实施,并针对外籍华人设立专属条款,推出更为宽松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2018年2月,公安部推出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进一步便利华侨华人往来中国。
华侨持用出入境证件办事不便利的难题也逐步解决。2019年9月1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管理办法(试行)》;12月19日,出入境证件电子信息识读认证软件发布上线;12月31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开通华侨护照查询服务。此举让广大华侨在国内使用出入境证件办事氛围更加友好、办理流程更加快捷。
“马钱子 决明子; 苍耳子 还有莲子; 黄药子 苦豆子......” 这些中药的名字,你是否耳熟<[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四川绵阳讯(赵姝杰)3月22日上午,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在盐亭县华夏母亲嫘祖<[详情]
图为印尼明古鲁电站输煤码头。 魏文刚 摄 图为电站集控室。 魏文刚 摄 图为明古鲁电站外景。 <[详情]
中国侨网12月14日电 据《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维城”编译报道,日前,奥地利出台了严格的圣诞、<[详情]
中国侨网12月1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政府宣布,通过新联系计划入境新加坡的旅客不必隔离,但<[详情]
中新网12月25日电 据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网站消息,近期,玻利维亚拉巴斯省、波托西省等地相继发生3起特大<[详情]
(十三五回眸)惠侨举措暖心务实 侨胞“获得感”增多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惠侨举措暖心务实 侨胞<[详情]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王祎 马秀秀)“在‘十四五’的新起跑线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疫情后重启经济,在促进<[详情]
太原市海外侨务工作联络站授牌暨山西药茶海外承销签约仪式。 杨杰英 摄 中新网太原12月22日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