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7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的红军冲破敌人重重包围,来到了位于宁夏的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六盘山青石嘴这个地方,毛主席亲自指挥红军一纵队的三个大队歼灭了前来堵截的两个骑兵连,并缴获战马100多匹及10多辆马车的军用物资。心情大好的毛主席当天下午便带领红军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好早点去与陕北的红军会师。
当时正值秋高气爽的日子,在翻越六盘山时,毛主席颇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受,他在饱览六盘山的风光时,对张闻天等人说:“休息一会儿吧!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这六盘山可不简单呢!它雄踞大西北,是兰州和西安的门户,这里离祁连山不远,是兵家要地,古代在这里打过很多仗,这里距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远了。”(毛主席警卫员陈昌奉回忆说)
秋风乍起,红旗迎风招展,目睹此景的毛主席诗兴大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写出了后来脍炙人口的《长征谣》: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谣》是一首自由体诗,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其是随性而发,后来毛主席又对这首诗进行了几次修改,才化作了更加书面化的大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一、六盘山是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清平乐·六盘山 》象征着红军不畏艰险,克服万难的伟大长征精神。
毛主席的这首气势磅礴的大作,在1942年8月1日发表在《淮海报》副刊上前,其实就已经在陕甘宁地区流传很久了(延安电台曾广播过),这首诗词一经流传后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的革命信念。
毛主席的这首《清平乐·六盘山 》(又名《长征谣》)中,提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句话里的“长缨在手”说的是一个典故,讲的是:
西汉元鼎时期,汉武帝想要收服南越王做汉朝的属臣,结果大臣们畏惧出使的危机(当时南越和汉朝的关系很紧张),不愿前往,二十来岁的终军见状便主动请缨“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武帝大喜,便命终军为代表出使南越,汉朝以封南越王做诸侯王为代价,希望他能够定期来中原朝贡。当时汉朝国力强盛,南越王对于汉武帝的话不敢忽视,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最终选择了臣服汉朝,于是他对使者说,自己愿意举国归附汉朝。
南越王的决定关系重大,正当终军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南越丞相吕嘉突然发动了政变,杀死了终军和南越王。
当汉武帝得知吕嘉的大胆行为时,他勃然大怒,立刻下令中尉领中央精锐军灭掉了南越国。
而苍龙二字,同样意有所指,在秦汉时期,方士们把“太岁星”称为“苍龙”,他们认为太岁星所在的地方为凶方,如果不重视的话,就会给朝廷带来灾祸。
1935年的时候,日本在华北搞起了“五省自治运动”,希望借此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的规模,国民党对此采取了妥协策略,尤其是《何梅协定》的签订,更是让日本人实际上取得了华北的控制权。
所以,擒住“苍龙”指的是解决“凶神恶煞”,而在此处的苍龙指的是日本侵略者。
综合起来,诗中毛主席以“行程二万”表示红军长征的艰难,以“好汉”表示红军都是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人物,以“长城”、“长缨”、“缚住苍龙”表达了红军要保卫国家、守卫人民的崇高理想。
我们知道“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是抵御外敌,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国难当头,毛主席不惜放下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并主动提出愿意和国民党合作抗日。
在毛主席看来红军是人民子弟兵,如今国家有难,当务之急应该是以保全国家为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中正式通过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二、“不到长城非好汉”,毛主席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读毛主席的诗,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是主席诗中,蕴含着的那种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人民谋利益的伟大长征精神。
革命年代里,毛主席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和平年代里,毛主席是永远的偶像,他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诗者,“歌以咏志”,只有毛主席这样满怀着对国家的热爱、人民的关怀,才能写出这样大气磅礴,饱含爱国情怀的诗词。
谨以此文,向毛主席致敬。(文/脑洞趣味历史)
《三农之声》河南新乡讯(曹道伟 通讯员 张先立)8月6日,在新乡县七里营毛主席视察田和中心广场,广大党员干部<[详情]
《三农之声》山东烟台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7月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与烟台凯创<[详情]
《三农之声》浙江安吉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2年8月4日,浙江湖州天气晴朗,美丽的余村山青水秀,这里是“<[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精河零距离讯(闫玲 杨兰英)7月1日,新疆精河县党委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托里镇各村枸杞<[详情]
《三农之声》河北唐县讯(王志新)和家庄村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抗战时期聂荣臻、肖克、杨成武等老一辈无<[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才登巴乐)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原野电影放映公司到和静县克尔古提乡开展了红色电<[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史凌萱)“通过学校组织的这次红色研学活动,我会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向革命英雄学习,团结<[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李书玲 才草鲁孟)6月8日,和静县第一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团员进行以“学党史回望百年<[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塔城讯(通讯员 费强)5月15日上午,新疆交通投资(集团)塔城分公司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前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