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好人

好人

点赞长寿身边好人:感动!乡村教师寒江急流中勇救落水老人

时间:2020-08-06 17:11 |编辑:三农之声|

      长寿新闻网 记者 徐熙孟

      “桃花河水深千尺,不及为民救人情。”“为英雄点赞。”近段时间,一个关于在长寿区桃花河畔生死救援的故事在长寿人口中流传开来,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沈为民,今年43岁,家住碧桂园小区,是石堰镇初级中学校的一名乡村教师。

      一个月前,在桃花河畔、冉师桥桥头附近,正是沈为民纵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不慎落水的老人。彼时,长寿市民仍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当中,加之春寒料峭,沈为民的善行义举,犹如默默为长寿这座城市注入了一剂“暖心针”,点亮了迎春的微光,温暖了城市里的所有人。


(沈为民在桃花河畔向记者讲述救援落水的老人的事情)

      七旬老人不慎落水

      救人的事儿,发生在3月26日清晨。

      那天早上7点左右,湿冷的雾气弥漫着长寿城,头天晚上刚下过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余威尚存,路上不见过往行人,桃花河冉师桥段由于梯级地势原因,水流湍急,时不时蹦起个水花,在河面升腾的雾气中叮咚作响。

      “啊——咚——”7:20左右,一声尖叫伴着落水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隔着雾气,只见冉师桥桥头的河边泛起层层涟漪,连绵不绝。“有人落水啦!”水中的涟漪和扑腾声引来同在岸边散步的老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七旬老人不慎落水,或许是不会游泳,或许是身上衣服浸水后太重,落水老人嘴里“啊啊啊”的叫着,双手在水中胡乱拍打,身子却慢慢向河中央漂去,还不断在下沉。

      “急死人了啊!”岸边老人想救人,却由于不会游泳不敢轻易下水,伸手去拉,却始终够不着,环顾四周,雾气中看不到一个人影,几乎绝望的境地,他只能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快来人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呼救声最先吸引过来的是在河边散步的几名老年人,出于身体原因,没有人敢跳入冰冷的河水里救人,直到一个仅穿着背心、短裤的削瘦身影出现。



      (事发地桃花河畔)

      奋不顾身驮人上岸
     
      没错,那个削瘦的身影就是沈为民。

      当天早上7点,沈为民同往常一样,换上背心短裤出门跑步,这是他加入长寿区跑步协会后雷打不动的习惯。

      “桃花河两岸景观越来越漂亮,边跑步边看风景好着呢。”沈为民告诉记者,近年来桃花河景观打造、步道建设越来越好,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绕着桃花河跑上几圈,他跑步和别人又不一样,不听音乐,不带任何电子设备。正是这样一个习惯,才让他听到了河岸处撕心裂肺的呼救声。

      “快来人救命啊!有人落水了!”出门绕着桃花河跑了约20分钟,刚跑到冉师桥桥头,沈为民身后就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

      “人命关天!”确认是有人呼救后,沈为民没有片刻犹豫,循声返回,跑下台阶来到河边,“落水老人当时已漂到河中央,耽搁一秒,老人就多一分危险。” 来不及再细想,沈为民一个箭步扎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老人的衣服被河水浸泡湿透,越发的沉重,沈为民奋力游到老人身边,双手托起老人的身子,感到体力就像湍急的河水一般迅速流失,“游不上岸怎么办?”他心里生起一阵恐惧,但托着老人的手一丝都不敢放松。说时迟那时快,岸边另一位白发路人见状,也跟着沈为民跳进河中,两人配合着,各自扛起老人身子的一侧,驮着老人,一步一步吃力地向岸边游去。

      “你在上边拉,我在下边顶。”挪到岸边后,沈为民示意白发路人先上岸,两人再配合将老人拉上岸。成功之后,沈为民担心老人有生命危险,以最快的速度把老人抱上台阶,平放在步道旁,并快步跑到最近的区中医院寻求救助。随救护车送老人安全到达医院后,他才长舒一口气,放心地跑步回家。


(资料图)

      乐于助人已成习惯

      “哎呀!你跑步摔进河里了吗?”刚回家,浑身湿透的沈为民将其母亲吓了一大跳。

      “哪里嘛,在冉师桥救了个落水的老人。”沈为民腼腆地笑着答道。

      “这么冷的天,太危险了!你个哈儿哟!”面对母亲的“责备”,沈为民有些不知所措。

      “身正为师,遇到险情,我这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事儿。”沈为民宽慰母亲,讲他长期跑步体力好,又会游泳,有能力救人就该出手救人,“如果落水的是您,我也希望有人奋不顾身来救您啊!”

      实际上,沈为民心里清楚,母亲的“责备”只是出于对他的担心,但母亲的心里盛着满满的骄傲。他告诉记者,父母为他取名“为民”,就是希望他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从小就教育他团结朋友、乐于助人,四十余年来,他将父母的谆谆教诲时时刻刻牢记于心,并践于行。

      毕业后,沈为民扎根乡村教育25年,农村留守家庭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他不仅担忧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抽出功夫疏导孩子们的情绪,“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我必须担起这个角色。”20多年来,沈为民倾尽心血思考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探索出“马拉松教育哲学”、“进步系数发展评价法”等独特的教育方法,深受家长、学生欢迎,他常常自掏腰包为孩子们买奖牌、文具、运动服装等物品,帮助了无数曾经自卑、落后的学生蜕变成自信、阳光的“学霸”,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正当沈为民坚持初心、埋头苦干的时候,他也收获了“长寿区第一届优秀乡村教师”、“长寿区第四届名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等诸多荣誉。

      【记者手记

      危急时刻,沈为民义无反顾出手相助,并安全将落水老人送进医院,确认老人无危险后才放心回家。这样的善行义举还有很多。数十年来,沈为民始终坚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用点滴善举,为这个社会注入一点点微光。

      感动,不如行动。如果你我都能像沈为民一样,与善同行,相信这座城市将更加温暖。

注:本文转载自长寿新闻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