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电商征税风声又起,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电子商务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升级项目》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是“摸清电子商务平台基本情况”,“扩大原有电子商务税收数据采集、分析、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大概率是税务系统要跟电商平台的后台数据直接对接了!
回顾最近6年,电商征税陷入一个怪圈:地方拉网式筛查——中央叫停——地方零星稽查——地方拉网式筛查——中央叫停……无限循环。
调查显示,全国电商完全规范纳税的比例不到1%;电商公司财务规范建账的比例不到10%!
1
电商到底欠税多少?
很多电商公司,历史账上都有数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交易流水没有申报收入,同时上下游各个环节大都不开发票,既不确认成本,也不确认营收。如果这些资金都要规范补税,该是多少?我们看一下案例计算:
假设某电商有1000万的营收,上游不开票(开票要加13个点),需要补交的税如下。
①如选择不要发票,那么首先节约了1130-1000=130万元的采购成本。
②没有发票,进项税无法抵扣,需要缴纳增值税=1000*13%=130万元
③同时附加税=130*12%=15.6万元
④没有发票也不能税前列支成本,所得税=1130/(1+13%)*25%=250万元
⑤因此,没有发票,需要补税的成本共计=130+15.6+250=395.6万元
总而言之,补税的税负率近40%!
这里还不算股东分红的个税,那么就足以让很多电商公司倾家荡产!因为大部分电商公司净利润不足10%!
2
电商查税影响有多大?
2019年,全国GDP为99万亿。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消费贡献了57.8%,投资贡献了31.20%,出口贡献了11%。
而消费的大头,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在社销零售总额中,电商又贡献了10.6万亿。也就是说,电商占了社销零售总额25.7%的比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中坚力量,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国内电商和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已经超过5000万人,如果再算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从业人员,估计都牵涉上亿人的就业和饭碗!
正因为兹事体大,在电商税收这个灰色地带,就存在多方博弈的复杂局面。
第一,对于电商公司来说,历来全行业都不规范纳税,只要产业链上有一个环节发票断开,那么整个下游都无法规范起来。即便上下游都规范开票了,在激烈竞争中,电商的净利润已经非常低,说白了也就是挣了一点税钱。
第二,对于税务机构来说,每年上万亿的电商税收灰色地带,不可能坐视不管。因此,每隔半年到一年,就有地方税务机构对辖区内的电商搞一次拉网式筛查。同时,零星的稽查从来没有停过。
第三,对于中央部委来说,促经济、稳就业才是大政方针,电商产业链牵涉上亿人口,查税应当谨慎,因此多次叫停“拉网式”筛查。但是,从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保证全国其他行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而言,电商征税又势在必行。
因此,电商征税既不可能一刀切——拉出后台数据全部补税;也不可能一直维持灰色地带的现状。
3
电商规范纳税还有多远?
近年,从国家政策动态来看,随着《电商法》的出台、每年电商征税风暴、金税三期的大数据系统完善、金税四期呼之欲出……说明推动电商行业规范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过程。
我们所熟悉的金税三期,实现了国地税数据的合并,同时对岗责体系和征管流程进行梳理和配置,实现岗位设置、工作流程以及参数配置等统一,其主要是对税务系统业务流程的全监控。
而呼之欲出的金税四期,不仅仅是税务方面,还会纳入“非税”业务,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它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梳理这些政策的脉络,我们发现,至少可以将电商规范纳税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现阶段,税务机构重点在于完善系统,采集数据,打通电商平台、支付平台、银行平台、社保平台等所有参与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与核查通畅。同时,通过各地不断的稽查风暴,揪出一批重点欠税企业,给所有电商企业做出警示,让电商能够足够重视,自查自纠,逐步规范。
第二,下一个阶段,将会推动电商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同步规范。很多电商老板表示,如果要征税,就希望全行业同步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未来,电商企业跟平台结算时,就可能由平台代扣代缴税款。这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当然,实施起来也有一个逐步过程。
我们电商人要坚信一点:发展会改变一切!20年前,“民企原罪论”喧嚣尘上,但是最近10年,就很少有人提及这个词了,因为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都已经走向规范化。同样的,未来若干年,电商公司肯定会走出纳税灰色地带,走向规范化。
4
电商如何防范稽查风险?
引起税务稽查的因素,包括四大类:
一是被抽查,每年税务机构会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非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被抽查的概率并不大。
二是被举报,例如某电商公司被合伙人举报,导致税务上门稽查,最终补交税款300多万。
三是被关联,例如某电商公司被查到严重偷税漏税,导致税务辖区内同一个法人旗下的多家企业被追查。
四是被分析,通过金税三期的大数据库比对,对经营指标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稽查。
要预防税务稽查风险,我们要重点做好如下措施:
①避免低级错误。例如,长期零申报,不建账,不开票,公转私,大额资金转移,订单贷款转移,虚开增值票,被内部员工举报,等等。这些低级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②降低风险指标。税务后台涉及60多个风控指标,同时存在5个指标异常,就可能引起系统警示。
案例1:税负率过低——假设某电商本月给顾客开出发票100万,然后通过各种进项发票抵扣,最后纳税只有5000元。这样的税负率低于行业正常值,这就会引起系统关注。
案例2:发票链异常——假设某电商公司大量开设个独企业避税,上游进项发票就会出现过多的服务费发票,这跟电商企业的商品零售属性不符,也会触发系统监控……
③自查自纠。如果收到税务机构的风险提示,就需要自查自纠,查什么,纠什么?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专业处理措施。例如刷单虚增收入,该如何处理?缺上游发票,如何处理?这些都要做长远布局,不能等到税务上门才临时抱佛脚。
同时,即便没有收到风险提示,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税收筹划措施。由于牵涉的内容太多,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展开。总之,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逐步走向规范化,是每个电商企业的成长之路。
《百姓中国周刊》宁夏银川讯(李乾坤 通讯员 贺文生 张耀邦)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将“互联网+”作为电<[详情]
西部数字经济正跑出“加速度”。天猫618开启后,云南多肉种植户黄培合的直播间3个小时就收到了5000多个<[详情]
5月底,美菜与中国社会扶贫网对接,实现帮扶产品销售数据直连直报,及时纳统,并通过搭建消费帮扶载体“美菜专<[详情]
对于实体店尤其是一些零售的实体店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隔壁的店家,而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店铺。因为物<[详情]
在四川雅安雾气迷蒙的群山中,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的几十位农民正在iPad上学习农场管理和电商知识,虽<[详情]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27日发布的《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研究》报告显示,网络零售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促进<[详情]
电商领域规范力度正进一步加强。4月29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近来,一些电商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查<[详情]
作为逆势增长的消费新业态,十万亿级的电子商务市场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多个部门<[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河北涉县讯(李乾坤 通讯员 贺文生 刘雷)河北涉县坚持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作为扩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