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小小的辣木,让我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钱,顺便照顾生病的家人。”盛夏时节,开平市马冈镇辣木产业扶贫基地里,辣木树蓬勃生长,郁郁葱葱,63岁的精准扶贫户吴汝洪不再为生计忧愁。
“辣木”变成了“摇钱树”。2016年,马冈镇政府与回乡创业的梁耀诚一拍即合,依托开平市牛山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建辣木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带动农户就业。同时,镇政府整合利用扶贫专项资金,以34户贫困户的名义入股,让贫困户获得固定收益分红。如今,辣木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累计产生收益18.1万元,3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300多元。
开平市马冈镇建设辣木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毕松杰 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色产业“打头阵”。江门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一提升”,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配合实施“11+3+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多管齐下,织密扶贫网,完善长效扶贫机制。如今,江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年底力争实现高质量脱贫。
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建设国家级农业平台核心区,带动贫困户致富。受访者供图
产业扶贫“挑大梁”▶▷
特色茶产业带动9个相对贫困村脱贫
开平市大沙镇岗坪村里,退伍军人梁小汕于2011年应邀回乡,与合伙人牵头发展起了茶产业,创办了天露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露仙源”)。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天露仙源带动了72户村民种茶。
岗坪村位于天露山的半山腰,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几年来,借着“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基层党建工程,该村发掘了优质茶叶有机种植的产业优势,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这几年来,村里的有机茶叶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平均每亩茶田可为村民带来约2万元的年收入。”梁小汕说。
如今,天露仙源已经发展成为江门市农业扶贫龙头企业,改良、培育出云南大叶、金萱、鸿雁、白毛等20多个有机种植名优茶种,质量上乘者价格高至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斤。
而在鹤山市双合镇,澳门商人刘云星创立了江门市双好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双好茶业”),与镇政府签约开展扶贫合作,旨在推动当地茶产业复兴发展。该公司同样借鉴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利用80万元扶贫资金与40户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签订入股合同,并与当地茶农建立密切的利益联动机制,带动茶农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刘云星介绍,生产车间内,很多工人都是当地的贫困户或者低收入群众。另外,与公司签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共305户,双好茶业投产不到一年就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签订了入股合同的贫困户,第一年便获得分红500元/户,随后4年可获分红2000元/年/户。
刘云星表示,以发展茶产业来开展产业扶贫,既可以复兴江门各个传统茶产地的茶产业,也让当地贫困人口有了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小小茶叶,蕴含着产业扶贫的巨大能量。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茶产业,江门至少带动9个相对贫困村223户以上相对贫困户脱贫。昔日贫困山村实现美丽“蝶变”,村民走上致富路。
茶产业的“增收脱贫”功效体现了产业扶贫的优势。为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效应,江门因地制宜,坚持把发展本土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2016—2019年,该市共安排专项资金10655万元,建成规模项目199个,其中产业项目36个、资产收益项目163个,带动/受益贫困户11271户次。截至2019年底,全市5097户1665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八有”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5974元增加到2019年的19263元,年均增长34%。
金融扶贫“接地气”▶▷
建成6家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
近日,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出了风头,它将作为江门乡村代表,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节目,比拼展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特色产业发展成果。五丰村的美丽“蝶变”与振兴发展离不开第一书记陈金灿的努力。
陈金灿来自建设银行江门分行,到任第一书记两个月后,便架起金融扶贫的连心桥。2019年7月,海宴镇政府与江门建行签署贷款战略框架协议——以政府贴息100万元、银行提供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鼓励社会投资,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村重点产业。
借着这股金融扶贫的东风,五丰村撬动社会资产投入。该村不仅引进了农艺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供港蔬菜基地,还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5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农户既享受种植基地的利润分红,又可参与生产劳动,领取报酬。此外,这5个特色农产品的商标可供村集体和精准扶贫户优先无偿使用。
陈金灿介绍,为了强化“三农”金融服务,他还推动五丰村与建设银行江门分行达成乡村振兴帮扶协议,由后者在村里开设乡村振兴金融培训课堂,设置挂牌惠普便民金融服务点,方便村民、游客使用。
乡村振兴发展、农民增收脱贫离不开资金的扶持。织密金融扶贫网的路上,还有江门团市委主导的“银团合作”项目。“银团合作”项目系由江门银保监分局及各金融机构派出优秀人才挂职各县区团委,覆盖三区四市。期间,挂职干部以副书记或书记助理的身份,在银行与团委间起桥梁作用,致力于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
例如,在鹤山市古劳镇阿科蔓水产养殖扶贫项目中,挂职团干部调研走访后,主动对接鹤山农商行的精准扶贫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及时解决了养殖经营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
借助“银团合作”契机,江门团市委还推动建成了6家“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共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贴息贷款3589万元,为农村贫困青年创业致富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金融扶贫的“江门故事”正被写进万户千村:邮储银行江门市分行推出专属扶贫小额贷款产品,累计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578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累计人数达59人;农发行江门市分行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直接面向贫困农户收购稻谷,帮扶10人实现了脱贫;江门建行开启绿色快速通道,累计发放单位精准扶贫贷款9185万元。
社工扶贫“兜底线”▶▷
全省首创“三社联动”织密扶贫网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新会彩虹社工中心的墙上张贴着这样的标语。2018年6月,在辖区街道办的支持下,新会彩虹社工中心在圭峰会城开展“春风计划”——依托彩虹家政有限公司的家庭服务项目,以“社工+家政”的服务方式,评估贫困家庭中因照顾家庭造成劳动力束缚的需求,结合市场的就业需求情况开展灵活就业帮扶服务。
精准扶贫户子女小钰(化名)在社工的帮扶下找到了工作。2019年初,受限于原有职业工作繁琐、工资报酬低、晋升空间狭窄等因素,小钰辞掉补习社的工作。经历了3个月的职业空窗期,小钰一度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建立家庭帮扶关系的基础上,社工上门了解小钰的问题需求,并运用“人在情境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帮助她疏解消极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后来,社工使用SWOT分析、MBTI职业性格分析,引导小钰调整求职方向,为其对接相关的会计就业信息,让她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春风计划”家政扶贫项目建立以来,共服务了89户会城街道的精准扶贫户。其间,彩虹社工通过链接相关培训资源、就业资源,引导有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对象灵活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最终实现脱贫。
“在帮扶低收入群体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相关的扶贫政策有很多,但都存在落地难的问题。原因在于政策繁多,过于碎片化,难以精准识别、对接帮扶对象,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彩虹社工中心相关负责人林美嫦表示,社工机构介入扶贫发挥“补位”作用,一可以利用其下沉基层的优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二是针对贫困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一对一”精准分配帮扶措施;三是定期入户探访,及时更新贫困户的信息,实现动态化管理。
“社工+扶贫”,让扶贫更精准、对象更暖心、脱贫更长效。如今,江门已探索建立“社工+扶贫”帮扶模式,将社工服务引入精准扶贫工作,发挥社工组织的“补位”作用。目前,该市已全面推进社工帮扶服务,其中三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已实现社工“补位”全覆盖。
在社会扶贫格局中,除了社工组织,江门还在全省首创了“千(万)义工助千户”“百医牵百村”“百企扶百村”三大社会帮扶模式,搭建起政府、行业和社会三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扶贫平台,织密扶贫网,为接下来探索长效解决相对贫困机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线案例
蓬江区杜阮镇:特色凉瓜拔“穷根”
夏日炎炎,正是杜阮凉瓜上市时。今年入夏,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精准扶贫对象黄成业种的凉瓜卖出好价钱。“往年每斤凉瓜至多卖5元,今年有村委会和上巷凉瓜专业合作社帮忙,统一打包销售,可卖到每斤10元。”
近年来,杜阮镇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依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挥杜阮凉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培育凉瓜种植扶贫项目及凉瓜小镇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让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有产业、有信心、有能力脱贫,无劳动能力的人通过项目分红的方式有收益。
蓬江区杜阮镇培育凉瓜种植扶贫项目,贫困户一年增收3万元。受访者供图
凉瓜种植产业扶贫拔“穷根”
黄成业今年63岁,原是建筑工人,收入不稳定,其家庭曾因残、因学致贫。走访了解情况后,挂职镇委副书记、驻龙安村第一书记陈万彩主动为其对接农业技术人员、传授凉瓜种植管理技术,并送上凉瓜、水瓜等优良种苗。如今,黄成业一家种着约2亩地的凉瓜,一年可增收3万元。
凉瓜种植扶贫项目只是拔“穷根”的第一步。在杜阮镇凉瓜种植核心区——杜阮村、龙安村,凉瓜田里的排水系统正在完善,坡岭地带的土地正在平整,田间道路正在修葺,这里要打造一个凉瓜小镇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陈万彩介绍,项目规划面积约1576.44亩,结合凉瓜特色产业种植基础,从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方面入手,构建起“四区一线一中心”的五大功能区总体布局。其中,游赏体验区将依托山谷、森林等特色资源,建设百花园、四季天地、荷花园、温室种植基地、凉瓜博物馆等项目;农业生产区将整合现有农业资源,形成集农业种植、农业生产于一体的农业基地。
“凉瓜种植扶贫项目融入田园综合体项目一并发展,确保每年收益不低于6.8万元。这笔收益将全部交由镇扶贫办统筹作兜底帮扶。”陈万彩说,“此外,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开放后,还将聘请至少5至7名精准帮扶对象,月薪不低于2500元。”
“工作有了,新家也有了”
近段时间,黄成业的小女儿从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毕业,欲找一份专业对口的护理工作。陈万彩得知此就业需求后,立即向帮扶单位江门市政协机关党委汇报,通过党建帮扶的方式,向江门市人民医院推荐。笔试面试通关后,其女儿实现了就业。
“孩子就业了,家里再也不用愁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陈万彩说,“这两年来,我前前后后到黄成业家不下30次,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打心眼里替他们开心。”
在了解到黄成业家住房拆旧建新的资金缺口较大后,陈万彩联络市区镇三级组织部门,多次组织调研走访,为其凑得住房改造帮扶资金5万元。
“让贫困户住上舒适的家”是陈万彩“扶贫日志”上的任务。经过排查摸底后,陈万彩了解到全镇共有4户精准扶贫户的住房需要拆旧建新。资金从哪里来?陈万彩决定发挥帮扶单位政协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帮扶的方式,获得来自交通银行江门分行及政协系统的筹款共30万元。旧房改造提上日程。
“去年,加上扶贫项目分红,杜阮镇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农村家庭和城镇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别达到了13300元和14832元,全部家庭收入达标并符合‘八有’脱贫标准。”陈万彩说。
《三农之声》湖北武汉讯(邓秋耿)12月11日,由爱心诚信企业俱乐部联合谈笑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武心依旧 爱洒江<[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哈密讯(聂久贵 何鹏飞)金黄的季节,载满了秋收的喜悦和哈密瓜的香甜。7月29日下午,在新疆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贺利花)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委《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详情]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富裕富足,是全党和全社会<[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乌鲁木齐讯(陈默)6月1日,笔者走进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残疾人联合会10楼,立刻感受到满满的<[详情]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杨宁 李玉磊 曹道伟)岁寒情愈暖,年近爱更浓。1月29日,在虎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前<[详情]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曹道伟)“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句话用在绵州燕姐的身上恰到<[详情]
10月17日,勐海县鹏程茶厂、紫芯阁茶叶有限公司受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邀请赴上海市松江区来伊份零食博物馆<[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河北唐山讯(张雪 张丽)2021年7月24日周六上午八点徳孝中华河北曹妃甸爱心小院组织志愿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