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还在按照街头的小挂图忌口吗?或是你从不忌口,把所以希望都寄托在中药上?本文作者理性的分析如何科学的忌口。
吃中药要不要“忌口”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医刊以前对此有过争论,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医书上有关忌口的记载很多,如果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吃某些中药时,不宜同时再吃某些食物。如张仲景在桂枝汤方后特意加注指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本草纲目》中则有地黄、何首乌忌萝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菘菜、海带,半夏忌羊肉,商陆忌犬肉,龙骨忌鲤鱼,常山忌生葱,土茯苓忌茶,丹参忌醋,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等记载。
二是某种病需忌某些物品。如《灵枢·五味篇》曾原则地指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目前,有些疾病的特殊禁忌,已为医界所熟知。如水肿忌盐,消渴忌糖,黄疸忌油腻,胃病泛酸者忌醋和梅子等酸物,疮痈忌猪头、鹅肉、老酒,盗汗忌姜、酒、大蒜,外感热病忌辛热腻厚之物,腹泻忌生冷瓜果等,均属此类。
三是某种食品与某种药物(或食物),性能相克相反,不宜同食。如《金匮要略》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与“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中,有“猪肉与生胡荽同食,烂人脐”,“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枣合生葱食之,令人病”,“生葱和雄鸡、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窍经年流血”等记载。
药食同源,食品的性味和药品的性味,就治病来说,作用是相同的。有些食品,如百合、绿豆、燕窝、白木耳、西瓜等,性属寒凉,这在脾胃虚寒而正在服用干姜、吴茱萸等温热药的病人,就应忌食;如羊肉、狗肉、胡桃肉、辣椒、生姜等,性属温热,这对外感发烧而正服用石膏、知母等寒凉药的病人,就应禁食。
对这一点,中医历来很重视。《素问·热论》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临证指南医案》说:“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又说:“乱进食物,便是助热,唯清淡之味,与病不悖。”何廉臣认为,热病新愈时,一定要重视忌口,如对此不加注意,诸食都能引起食复,但犯酒最剧,因为“酒味辛性热,助其余邪热毒故也”。
像这样的论述,在中医药著作中,可说是不胜枚举的,这是中医护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里面有前人关于忌口的许多经验,是值得认真发掘和研究的。
如《续名医类案》记载:一人患疫病,发热烦渴,欲饮凉水,医生禁止他服生冷甚严,病人苦索,坚执不与,遂至咽喉焦燥,昼夜不寐,目中见鬼,两眼火并。病人自谓得冷水一滴下咽,虽死无憾。于是乘人不防,窃取井水一盆。饮一杯,目顿清亮;饮二杯,鬼物潜消;三杯后咽喉出声;四杯后,筋骨舒畅而熟睡;俄杯,鬼物潜消;三杯后,咽喉出声;四杯后筋骨舒畅而熟睡,俄而一身大汗,脱然病愈。
又如《冷庐医话》记载,一人因漆气过敏,遍身皆肿,头面如斗,甚思食,但医者戒其勿食。其实此证于食无碍。
这种忌口不当的情况,即今亦时有所见。笔者曾遇一人,先患热病,医谓伤寒,忌口甚严,十余日后,热已退去,病人思食,医以清淡为戒,仍嘱继续食清水腌菜为好,致怠惰懒动、声低息微,体虚多日难复。笔者接诊后,按“胃喜为补”原则,嘱其采用食补法,但应少食多餐、不可过饱,并以八珍汤加减调理,转机立见,收效较速。
《红楼梦》里记载贾府中人,治外感一秘法,净饿一二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热病饮食宜清淡,也是很有道理的。但都不可太过,如忽视时间短长,忽视病人营养,忽视实际需要,这就失当了。
但对忌口不以为意,实是另一个极端,曾有一人患痢疾,先服香连丸,后服芍药汤,效均不佳,经仔细询问,原来病人以此微小疾,不遵所嘱,食猪肉不忌,再告以忌肉、酒、姜、辣,仍予芍药汤,数剂即瘥。
二是过信书上关于忌口的记载、不加分析研究。如1983年第4期《集萃》上有一篇讲杨乃武小白菜奇冤的文章,说刑部尚书桑春荣奉旨开棺验尸时,以上宾礼请叶天士坐在左侧,据叶大医师在当场所说:“依古籍药典有载‘流火’忌‘桂圆’,服之口鼻出血,足以致死。葛小大患有流火证宿疾,病发体更虚弱,却无知以桂圆作补剂食之,因而相克致死,应属于中毒,但与服砒毒或烟毒等不会相同。”
桂圆、葱、蜜、鸡蛋、洋芋艿等都是寻常食品,是否“流火”病人吃桂圆真会因食性与病相克中毒而死?葱与蜜同食是否真如古籍所载会“杀人” ?鸡蛋到底可不可与洋芋艿同食?凡此等等难以置信。
曾有人对此怀疑,有意识地试服了葱、蜜等犯忌的食品,结果安然无恙。亦有人以白糖性凉、红糖性温说为例,来嘲笑中医“食品性有寒热温凉之分”说为无稽,于是就引起了关于忌口的种种争论。
综上所述,从原则上来说,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忌口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服含铁质的补血药忌吃茶,有过敏史的病人不宜再吃某些“发物”,患胆囊炎的人应禁油,罹肾脏病的人当忌盐,以及糖尿病人忌糖等,这都早已为现代科学证实,而且,实际上也已成了西医学中关于忌口的内容。一是关于忌口的记载里既包含有大量前人的丰富经验,但也夹杂有不少缺乏科学根据的糟粕。
因此,对书上所写的东西,既不能因为糟粕,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概不信;也不能迷信典籍,尽信为真。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以便合理的继承发扬、无稽的扬弃剔除,这样,中医有关忌口的知识,经过整理,得到提高,就可为中医药增添有实践价值的丰富内容。
近日,走进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镇瓮脚村卫生室,浓郁的中草药香和熏艾的味道扑面而来,医生苏源强把点燃的艾<[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近日,全民健康大讲堂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坤、执行秘书长杨宁、全民健康<[详情]
《三农之声》内蒙古兴安盟讯(文/图 赵晓东 李佰元)为了更好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2023年3月1日,民建兴<[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2年12月2日下午,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融信医养(北京<[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王朝伟)近日,《光明医派》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素问堂健康科技中心成立。委员会是有光<[详情]
近期,全球领先的眼科医疗企业爱尔康联合全国近100家医院眼科举办了主题为“向视界‘告白’——自然视觉 如‘<[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新疆岳普湖零距离讯(阿迪力)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岳普湖县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卫生健<[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张莹莹)6月17日,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以下简称徐州市第一人<[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霍城讯(郝怡然)6月9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明心基金组织的天使之旅“一带一路”人道救助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