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天南地北 新疆

新疆

中国各界奋起捍卫新疆棉,揭批BCI抵制行动背后阴谋

时间:2021-03-27 12:09 |编辑:央视三农之声|

  我支持新疆棉花”25日响彻中国互联网。继瑞典服装品牌H&M被爆因所谓强迫劳动抵制新疆棉花后,更多外国企业被揭出也有类似言行,这种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的做法在中国国内持续引发声讨浪潮。25日,30多个中国品牌发声支持新疆棉花,至少27名艺人宣布终止与外国相关品牌合作,网民竞相转发以我支持新疆棉花”“中国市场虽大,但不欢迎任何恶意中伤者为主题制成的海报图片。中国光明磊落,中国人民友善开放。但中国人民的民意不可欺、不可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在回应相关问询时这样表示。在一批国际服装品牌最近两年抵制新疆棉花的背后,一个总部设在瑞士的非营利组织浮出水面——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去年,该组织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导致新疆棉花被多个外国品牌抵制。此次陷入争议的品牌都是BCI的成员。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BCI及其企业成员的做法已涉嫌对新疆棉花产业设下一道普遍性、歧视性的非关税壁垒。

  中国品牌纷纷发声支持新疆棉花

  25日,更多国际服装品牌被爆抵制新疆棉花成为国内全网热点,相关话题持续占据微博热搜榜位置,既有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等涉事企业名称,又有李宁把新疆棉写在标签上”“无印良品求生欲等词条,还有超强国货安利等网络行动。鸿星尔克、海澜之家、美特斯邦威、森马等30多家中国品牌纷纷发声支持新疆棉花。不少网民还表示,不仅要支持新疆棉花,还要支持新疆旅游。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2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新疆去哪的搜索热度24小时内在该平台上涨275%

  深陷舆论风波的H&M在华门店情况如何?昨天,成都大悦城摘牌H&M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环球时报》驻上海、北京的记者也进行了实地走访。上海某繁华路段的一家H&M店外有保安值守,两名店员对《环球时报》记者无奈地表示,他们是爱国的,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北京三里屯商区的H&M店外,有路人对记者表示,看到H&M和耐克有关新疆的声明后,无法认同这种抹黑中国的行为。

  在街头采访的过程中,《环球时报》记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上海居民王先生表示,中国人应该拿出实际行动,给国外公司一些警告。一名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则认为,这些国际品牌在中国也设有工厂,将他们赶出去可能意味着国内会流失工作岗位,因此需要理性地看待问题。

  GAP、匡威、新百伦、安德玛、Zara、优衣库……根据媒体梳理,这些企业都在最近两年发表过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环球时报》记者25日发现,Zara母公司Inditex似乎已将此前发表的强制劳动零容忍声明从其官网撤下。记者通过网页快照看到,这份声明以某些报告为依据,声称中国产业链中存在的社会和用工弊端问题令人高度关切。

  北京居民徐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曾是优衣库的忠实客户,此前买了很多该品牌标注新疆长绒棉的背心,不过优衣库大概从去年年底开始给相关产品更换了包装,去除了新疆标识。去年8月,优衣库所属的迅销公司曾发表声明称,优衣库未在新疆生产任何产品,也未将产品转包给当地面料厂或纺织厂。

  无印良品也在被中国网民关注之列。日本共同社2月曾报道,包括无印良品在内的12家日本公司拟与已确认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与强迫劳动的中国公司暂停交易。不过,无印良品中国总部25日独家回应《环球时报》时否认抵制新疆棉花,称我们公司在使用新疆棉花

  起底推动抵制新疆棉花的BCI

  H&M在引发中国网民众怒的声明中提到,该公司此前从与BCI组织相关的新疆农场采购棉花,由于BCI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棉花许可证,它将不再从新疆采购棉花。

  BCI是在瑞士日内瓦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计划,在全球拥有2000多个会员,涵盖从农民组织到零售商和品牌的整个全球棉花供应链,耐克、阿迪达斯、宜家、H&MZara、彪马等都是其成员。

不少国际品牌已要求其供应商必须是BCI会员,这让中国企业也必须加入BCI、符合其要求才可以进入欧美市场。中国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王进华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早在2015年前后,BCI已经要求成员企业减少使用新疆棉花,并且开始逐年加码

  据记者了解,2020年前后,很多新疆棉花生产加工企业收到来自BCI一封语焉不详的终止合作邮件,理由是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环球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境外反华势力开始炒作强迫劳动议题后,新疆棉企在第一时间主动开展检查调研。BCI上海代表处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新疆地区所有执行合作伙伴的项目中从未发现过任何违反BCI禁止强迫劳动的标准的情况。但是,BCI总部强迫劳动与体面劳动问题特别工作组仍要推进所谓调查整改措施,其间,它引用了人权观察”“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等反华组织的大量不实信息。

  BCI推动抵制新疆棉花的背后离不开政治与意识形态操纵。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际开发署是BCI的重要赞助商,而且BCI理事会中有大量欧美零售品牌商的派驻代表。王进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BCI组织与美国棉花协会、澳大利亚棉花协会关系密切,可以说属于同一阵营。“BCI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即非政府组织用虚假消息与政治性议题干扰破坏国际贸易。国内一名国际政治学者25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评论。

  一名新疆棉花业内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BCI暂停在新疆发放棉花许可证,相当于损失了中国棉花近90%的业务,它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损人不利己,在棉花可持续标准方面,美国正在争夺话语权,至少想分一块大蛋糕

  25日,有媒体发现了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2018-2019棉花季,受BCI认证的中国良好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15%,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7.7%

  中国棉花协会:欢迎各方赴疆考察

  BCI及其成员跟风抹黑中国,一些西方媒体却颠倒是非,称国际服装制造商因反对新疆强迫劳动而在中国遭受越来越大的敌意。《纽约时报》25日称,中国的行动凸显外国公司在华开展业务会遭受政治和文化争议的压力。BBC声称,中国喜欢利用其贸易实力向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施压,令它们对中国的不当行为保持沉默。

我想中国的老百姓也有自由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他们的感受。华春莹25日说,现在中国老百姓不允许外国人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她强调,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不用是相关企业的损失。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5日表示,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玷污抹黑。

强迫劳动是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无知且恶意的想象。《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棉花从业者后得知,即便是在产业链中最有可能使用大量人力的采摘环节,新疆也已实现高度机械化。

  数据显示,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占国内棉花产量的80%以上。新疆50%以上农民种植棉花,其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植棉收入占当地农业总收入80%以上。新疆棉纺织产能在1700万锭左右,纱线产量185万吨,解决当地就业近60万人。

  25日,针对H&M等跨国企业发布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中国棉花协会回应称,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中国新疆纺织服装供应链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任何限制,强烈敦促其停止错误做法。该协会表示,近日,若干国际服装品牌商发表声明禁用新疆棉花产品,引发全社会关注,严重损害新疆乃至中国棉纺织产业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中国棉花协会最后表示,欢迎全球棉纺织产业链各方通过赴疆考察、第三方尽责调查等各种途径更多地了解新疆棉花产业的真实情况,共同推动产业链透明度提升,增进理解与互信。(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赵觉珵 白云怡 邢晓婧 何珊 刘欣 陈青青 杨若愚 陈欣)

注:本文转载自环球时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