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市民就想卸下一周的繁忙,带上老人孩子到郊外去亲近自然;职场人士在狭小的办公室呆久了,总想要下楼伸伸懒腰、赏赏绿意。现在,位于锦江区环城生态区锲形腹地的江家艺苑,就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与拥挤,拥抱自然与舒适的绿色空间。
加强生态建设
千亩生态园区演绎巴蜀特色美景
江家艺苑北接锦江大道,南靠绕城高速,西联高威公园,东接江家菜地,占地面积约1560亩。步入园区,国槐常绿,绿荫茂密如盖,银杏貌美,黄叶纷纷扬扬的美丽景致抵消了初秋的寒冷。“自从江家艺苑开通后,我每个周末我都要带着孩子出来散散心,比起去热闹的游乐园,赏绿叶看湖水更能让小孩放松。”家住卓锦城的陆女士说道。像陆女士一样被吸引的市民不在少数,周末,有许多年轻的情侣骑着单车穿梭在蜿蜒轻盈的桥梁上,老人牵着小孩步行在田间小道,更有一家人带着露营帐篷,铺上防潮垫躺下静静享受天伦之乐。
漫步园区内的芳华谷,大片灿烂繁盛的花海赏心悦目。“为了让市民们时时有花看,四季嗅花香,我们根据季节种植不同花卉,春有天竺葵、金鸡菊;夏赏鸡冠花、鼠尾草;秋季领略醉蝶花、波斯菊、百日草、高杆多头向日葵的美丽;冬季看切花甘蓝摇曳生姿。”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家艺苑能够吸引人不仅是花海,高大挺拔的行道树也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公园里6米宽、红色的一级绿道和3米宽、浅黄色的二级绿道蜿蜒穿梭于整个园区,点缀在其中波光粼粼的湖区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去年11月开始,我们就着手利用三圣街道江家堰、幸福、潘家沟三个社区的农民集中流转土地,依托绿道建设,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修建带状生态公园,建设拥有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同时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形态优化、产业发展、破解城市拥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园区。”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成后的江家艺苑公园将不仅具备促进城市生态修复、打造城市海绵体、保护城市水生态、形成城市通风廊道等生态功能,还具备改善涉农区域治理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促进涉农区域居民市民化、改变涉农区域居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等社会功能,将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文创、科创、文旅、金融等特色高端现代产业服务、提升产业能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公园园区规划的一级绿道已全部贯通,区内道路和湖区已全部成形,还栽种了国槐、银杏、香樟、蓝花楹、茶条槭等各种珍贵苗木16000余株,一幅生态绿景图正徐徐展开。
推进品牌建设
打造全新城市雕塑园
4月22日,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8位雕塑艺术家来蓉采风,为天府绿道景观量身创作一批雕塑作品,其中3件友城雕塑安家江家艺苑。如今,功能单一的景区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寻求新鲜感游客,设计新奇的景观雕塑,往往能以其独有的空间语言和造型方式,为旅游景区注入更多生机。江家艺苑正是秉承丰富形态、业态、文态内涵的理念,计划打造一个以互动、青春、活力、新鲜、参与性雕塑为主体的全新版本城市雕塑园。
“一个景区想要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有记忆点,这不仅仅限于对山水环境的打造,在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风格迥异的景观雕塑也能为景区更新色彩以及增加情感寄托。”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家艺苑雕塑园将以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为内涵,以文化特色为线索,以主题活动为引擎,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特色区,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极具新鲜感、参与性和创新性的艺术消费基地。
为了达到最好的建设效果,景区借鉴了如荷兰雕塑园、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纽约暴风国王艺术中心雕塑园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艺术雕塑园,学习其优秀的设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江家艺苑雕塑园的打造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将雕塑园分成四个区域,其中‘友好开源’核心区是以纪念性雕塑、国际友城雕塑、大师雕塑为主,依托层次分明的园区景观塑造多样的雕塑展示区域,营造文化交融、国际友好的良好氛围。”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时尚经典特色区则结合湖泊栈道、林下空间、树林草地等形成艺展区域,用经典艺术、传承美学艺术的雕塑,增加景观的色彩、形态和文化表达,未来融合了川蜀文化的时尚灯光雕塑展等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园区雕塑的种类和形态。
作为老少皆宜的景区,提升公共参与度是重中之重,乐活互动特色区就为市民朋友带来艺术融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艺术的全新体验。轮胎跷跷板等童趣活动设施让艺术走入生活,使艺术成为游玩的一部分,增强了艺术与人的互动性。除此之外,科技创新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雕塑结合,形成了奇幻的艺术体验。通过夜景灯光、视觉VR等科技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现园区的时代科技感。
强化文明建设
奏响艺展活动发声器
江家艺苑的周边汇聚了华熙528艺术村、许燎源现代艺术设计博物馆等高端产业,完善的居住、商业、商务配套更是让其有成为休闲漫游生态走廊,文创艺术交流共享平台的潜力,得益于良好的区域优势,下一步,江家艺苑将根据自身段落鲜明的文化特色主题,多元的空间形态,完善的绿道配套服务体系,承接各种与段落主题相符合的交流活动。
“我们将突出主题特色性和全民参与性,既会承接天府绿道雕塑公园、临时雕塑展览区、大师雕塑展首秀等经典的形象艺术展,也能承载蛇形画廊展、知名高校建筑建造节、大学生青年梦想展等临时性展览。既有雕塑绘画体验、户外品茗、投壶等互动的活力绽放展,也有艺术定制基地、草坪音乐节、水秀表演等展示青春梦想的生活展。让园区真正成为艺展活动发声器。”园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同时,园区配套设施也正在同步跟进。占地约为3500㎡的大师艺术创作室将融合艺术书吧、小型雕塑展、创作工作室、餐饮等多种业态,未来可形成雕塑体验馆、作品小样临展、雕艺中心等一体化设施。此外,为强调艺术化表达,园区不仅将废弃的公交车改造成外观可爱的售卖点,实现了废物再处理,还会搭建小木屋,结合农业场景和商业场景互融互通打造具有景观效果的临时性售卖建筑。园区的标牌设施也会根据场地特色,进行艺术化处理,增加色彩和形态表达,通过对地面标识线、景观指示牌、地面涂鸦等的改造,形成小型的艺术作品,进而展现区域文化特色。(作者:李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