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文摘

文摘

农科院报告:到2025年,中国的粮食供应缺口将达1.3亿吨

时间:2020-08-20 05:04 |编辑:三农之声|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一则报告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国内主要的三种主粮作物——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供应将发生2500万吨的缺口,所有粮食将发生1.3亿吨的供应缺口,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仍然难以摆脱主要农作物依赖进口的局面。  

  但是,该报告还表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国内粮食供应缺口一直稳定在1亿吨上下,其中包括9000万吨左右的大豆和谷物。中国的年粮食总产量约为7亿吨,自给率仍然很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谷物进口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根据分析师的观点,目前中国的粮食并没有出现库存短缺的迹象——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夏季粮食产量为1.42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1万吨。其中,小麦和大米的库存增速相对温和,但玉米的供应出现了部分不足迹象。

  根据农业部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的另一份报告,从今年10月至明年9月,预计中国的玉米供应缺口为1668万吨,高于7月预估的1398万吨。这一潜在的短缺已导致玉米价格飙升,并促使更多的养殖企业使用小麦作为饲料,拉升了国内的小麦价格。与此同时,许多人正在看涨玉米,希望保持更多库存。

  报告称,随着居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将进一步加深国内粮食的供应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表示,未来五年内,约有8000万农村人口将迁往城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也开始加快,到2025年,中国农村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  

  此外,该报告还发现,中国农民“对种植粮食缺乏热情”。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粮食进口总量为7451万吨,同比增长22.7%。

注:本文转载自手机网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