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文艺

文艺

德孝中华周刊推荐:墨香漾远的年

时间:2021-02-08 14:01 |编辑:三农之声|

/肖华英

  每当春节临近,我的鼻息间仿佛就飘荡着一股浓浓的墨香,那是有生以来从没忘记的一种熟悉的墨香,一种过年时写春联所特有的墨香!

  在那曾经车马很慢的年代,一进腊月,大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的事宜。不是很长的集市上,黑压压挤满了人,吆喝声不绝于耳。挑挑的、担担的,赶集购物,小孩子们也跟在大人身后忙活着,有时被大人委派在一处街角,看着己经买好的东西,大人们则再去找找要买的物件。那时,一串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一毛钱十块的水果糖,一袋爆米花,一包瓜子外加几个冻梨,这是儿时过年才可以享受的美食。男孩子一挂小洋鞭,女孩子的彩头绳,这是春节心仪的礼物!有了这些,心情定会美上很久!

  但在我的记忆中,关于春节,最难忘的画面仍是:一位高挑瘦削的白发老者,穿着一件深蓝色布面立领棉袄,弯腰弓背,手执毛笔,时不时地蘸点墨汁,正在方桌前面,认真地书写着春联。炕沿上、柜面上摆放着一副副才写好的春联。一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女孩,正在用小手卷着已经写好的春联。白发老者偶尔叮嘱女孩一句:“大孙女,小心点,墨迹没干的不要急着收。”“好的!”女孩欢快地答应着。等老者再抬头,却笑着说:“赶紧瞧瞧你的小花鼻子!”原来,小女孩鼻尖上不知啥时候弄上了墨汁。“花脸小猫!”女孩儿被爷爷的封号逗得“咯咯”地笑。祖孙二人的笑意便在这墨香中荡漾……

  这是我关于春节印记中最温馨的一幕。那是二十多年前的爷爷和我。爷爷早年上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每到腊月里,村中几十户人家都要来找爷爷写春联。他们只管拿来红纸,爷爷便不厌其烦地折叠、裁纸、研墨、书写。那时的我,特别崇拜爷爷,总觉得爷爷有一肚子学问,总有写不完的词句。每家每户的对联内容,爷爷都要花一番心思:吉庆、喜乐、福寿、勤俭……现在想来,爷爷写的春联,仿佛如今春节送给大家的微信祝福,而且不是群发!他在用心思把喜庆、欢乐、祥和送给乡里乡亲。

  每年春节前几天,爷爷家就开始人来人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张张喜气洋洋的面孔,为这个小院早早地送来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春联意蕴绵长,一句句吉祥如意的话语,随着龙飞凤舞的字体跃然纸上,浸满着无限的美好祝福。除夕早晨,家家户户早早就把春联张贴在门墙上,整个村子的年味也在这红红火火的春联中溢出来!每每这个时刻,爷爷的眼睛里也写满了快慰!

“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时光如梭,再回首,爷爷离开我已经十几年了,那个小院子依旧还在,只是再也不见那个写着春联的白发老头儿。每年春节,村子里家家户户依旧会贴春联,只是再也没有那熟悉的字体了。那些网上、集市上买来的春联,字体、样式似乎更多了,可是我终觉得少了些墨香的味道。

  儿时那红红火火的春联,那淡淡的墨香,那飘远的年味,在时光的余韵中,如同傲雪独秀的红梅,浮动一缕暗香,让人无限依恋、回味!

注:本文转载自德孝中华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