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文艺

文艺

德孝中华周刊推荐:故乡的小年

时间:2021-02-04 12:09 |编辑:三农之声|

文/苏作成

过了二十四,天天是过年。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小年一过,春节模式就开足马力,将目标瞄准了除夕夜,在各种美食和美好祝福的陪伴下迎来火红的中国年。

小年又称谢灶、祭灶节、灶王节。地区不同,过小年的日期也有所区别。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据说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地区则更多一些。我的故乡过小年就是腊月二十四。

到了小年,渐渐地就有了过年的气氛了。小年吃的东西也开始丰富,除了鸡鸭鱼之类的大菜外,有的还会做“扣肉”“黄炸肉”和蛋饺子。由于鸡鸭鱼肉之类油腻的菜吃得多了,酱菜是必须准备的开胃菜。我们最喜欢吃“腐乳”和酱萝卜条。上一顿大餐,就要上一小碗开胃菜。

我家对过小年相当重视。过小年那天,父亲要求全家人回家,也就是说,过好小年已然变成我家“天大的事”了。吃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寓意着团团圆圆。父亲与平常一样,也喝点米酒,母亲平时不喝,到这一天,也会喝上一杯。我们还小,就是想喝,父亲也不让。我们的家规严,若是长辈没有动筷,我们就不夹菜。父亲将饭菜准备好,就先给奶奶夹菜,将饭菜送到她手中,才自己夹,随即笑着叫我们吃。我们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除此之外,过小年,有的也开始将春联贴好。不过,在小年前后贴的也有。

从小年开始,一直到大年,每天就是按过年的标准吃了。家里若有水果糖果,我们想吃什么就会让我们吃。就是多吃些,父母也不管。若是做错了什么,大人也不会对我们动粗,最多委婉地教育一下。对我们来说,过小年是最渴盼的。小年对我们就是一种松绑,平时不能做的事,这时可以做。不过,我们也会变得格外地乖,不会轻易犯错。有的衣服也开始穿新的了,鞋子也开始换新的了。大家遇到都是客客气气的。当然,小年并不拜年,也不会说“小年好”。但那种礼貌是比平常格外地注意,已经与过年无异了。

在我的故乡,小年就是大年的预演,就是大年的彩排,是孩子们向往的节日。

注:本文转载自德孝中华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