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文艺

文艺

青海省诗歌朗诵协会走进化隆县扎巴镇本康沟村

时间:2020-09-23 01:30 |编辑:三农之声|

《百姓中国周刊》青海讯(刘洋东 梁科军)2020918日,全力打造良好的朗诵社会环境,致力于青海省诗歌朗诵艺术事业发展为发表更多原创优秀朗诵作品,为全省朗诵爱好人士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青海省朗诵协会一行13人在会长李静女士的带领下,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580×267

本康沟村附近有夏琼寺、旦斗寺、阿河滩清真寺、达拉卡遗址、白土庄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昂思多矿泉水、卡日岗土鸡、海东地区特早熟玉米等特产。

435×580

本康沟村隶属于化隆县扎巴镇,汉、回两族混居,世代友好相处,是一个贫困村,在村书记马明龙的带领下,逐步摘掉的贫困的帽子。20191113日,该村被评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1225日,本康沟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435×580

今年9月份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第一站,99日走进海东市化隆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带领观众感受“共享幸福面”等热闹场面,看拉面经济如何带动贫困村实现脱贫。

580×268

近年来,本康沟村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旅游公司与村里签订协议,利用农户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集中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从中获益。村里采取转移就业的模式来帮助村民增收,旅游公司雇佣贫困户在自家搞农家服务,通过务工足不出户取得收入。如贫困户马富龙,作为村里的低保户,早因为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家庭十分贫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的民族服饰加工车间雇佣他务工,同时还在家门口的农家院里当保安,他本人每年仅务工就可获得收入2.4万元。此外,农户还通过旅游公司为他们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参与村内环卫保洁,实现增收。

435×580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对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成为旅游的新时尚,新追求。本康沟村紧紧抓住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草山广袤、林地葱郁,水资源丰富等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特别是近两年,村里通过实施“花海”“农家乐”“高空体验”等旅游项目,打造了集“花海欣赏”“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民俗旅游服务,书写出了本康沟村奔小康的美好愿景。

580×435

580×290

580×267

580×268

来本康沟村旅游,收获的是不一样的感觉。火爆的乡村游盘活了本康沟村的旅游经济,也给本康沟村的特色农产品打通了销路,直接或间接提高了群众收入。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