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他乡拍客

他乡拍客

广东省汕尾市区大街小巷年味越来越浓

时间:2021-02-09 18:29 |编辑:三农之声|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汕尾讯(杨奕茂 欧文秀)春节临近,习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市民们,细心防护不松懈,喜迎新春的热情也丝毫不减。不论是汕尾本地人,还是留在汕尾过年的外地人,备年货、挂灯笼、买鲜花、扮靓家……市区大街小巷到处呈现一派节日喜庆气氛。

 在汕尾市区大小超市和临街商铺,年货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在市区一家超市里,一位郑姓市民戴着口罩精心挑选着糖果、坚果等年货。他对记者说:“踏进超市,便被这里浓浓的迎春气氛包围住,被各类应节商品吸引住,备年货,过大年,就是买买买。”他的购物小推车已堆得满满了,但还是停不下来继续挑选着年货。

图片6.png

 在新春饰品店里,中国结、对联、红灯笼、牛年贴纸等喜庆商品应有尽有。一家春联店主人曾先生介绍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人流量比往年减少,但买春联和迎春饰物的顾客依然很多,预计今年的销量和往年不相上下。“我写春联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的春联都是自己收集来的或是客户自己喜欢的联句,所以,比打印的春联更加接地气,更加受欢迎。春联就要有墨香味,墨香味说到底就是年味。”曾先生说。今年他店里的老客户大多通过电话的方式让他先写好预存,再按预订时间过去拿。曾先生说这样可以减少人员聚集。

 市区各个农贸市场秩序井然,入口处都摆放着“请戴好口罩”的提醒标语。看着超市人流越来越多,管理人员提醒顾客,戴好口罩,保持适当距离,注意防疫。

 家住蝶苑小区已退休的陈阿姨说道,早在半个月前她就开始置办年货了,鸡蛋、米面、粮油、肉禽类商品备货充足。她笑呵呵地说:“今年春节应该不窜门也不外出游玩,一家大小可以在家做做美食,所以年货备得很充足。亲戚朋友在电话、微信里拜年就行了。”有不少市民选择线上备年货。在城区政府上班的林女士称,如今很多电商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更便捷,而且线上购物优惠力度大,一些比较重的米、油、水果等,动动指尖,网上下单,也不用到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去,年货就轻松送到家了。

 新年新气象,许多市民喜欢购买鲜花装扮家居,让年味更足。虽然今年迎春花市停办,但并不影响市民购花的热情。在通港路卖花多年的马老板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到花市摆年花,只能在自家店里销售。今年蝴蝶兰依然是市民的宠儿。”在马老板说话间,就有三三两两的购花者进进出出,问价、议价、成交,大家都是笑容相对,乐在其中。一市民说道,花市虽然停办了,但一走进花店看到花儿怒放,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图片7.png

“虽然个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为社会减轻疫情防控压力,我觉得很有价值。”来自江西的小黄目前在城区一家企业工作,今年她选择留在城区过年,休息日还准备去做志愿者,为其他留汕过年的职工提供服务。她表示,今年春节准备在城区逛一逛,借此领略汕尾的春节民俗。

 汕尾市当地政府在保证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推出多项暖心举措和关怀服务,让留汕职工朋友感受到在汕尾过年就像在家过年一个样。城区总工会、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城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特举办了“善美城区留你过大年”—— 线上直播拜年送红包活动。活动在腊月廿四(南方小年)到廿八期间,以网上直播的形式,介绍汕尾的过年习俗,主播与留汕的职工朋友们互动直播拜年送红包,除夕至大年初四,将介绍展示“海陆丰虎狮扎作线上图片展”等本地特色文化,让留汕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土特色文化。(责编/杜俊速)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