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网读

三农网读

三农专家温铁军:粮食价格和供需没关系,它是金融工具和武器?

时间:2020-08-06 09:57 |编辑:三农之声|

温铁军教授,作为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走遍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深入研究了农业生产的规律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他也深入到中国的各个农村进行考察、试点、论证,真正做到了“用脚做学问”。也正因为如此,他也被网友誉为“温三农”,称他为最懂农业的专家。

近日,温铁军教授发文称:粮食已经成为金融工具和武器,传统的对粮食的认知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这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了,粮食为什么会变成金融工具?又怎么会成为武器呢?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在文中,他主要提出了2个观点:

1、粮食价格和供需关系没多大关系,成为了金融工具

他表示:咱们的很多网民都还在普遍关注所谓的粮食产量、气候变化、供需关系这些问题,事实上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粮食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和供需关系没多大关系了。

他指出:“在2008-2014年间,美国启动了3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每一次都造成了大量的资金进入到粮食期货市场,造成了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同样的道理,今年年初粮食期货价格的波动,同样是因为美国股市暴跌、多次熔断后,出台的完全没有底线的量化宽松造成的。说白了就是美国印钱给全世界买单,这样的措施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事实上,粮食产量只是一个信号,它会引发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从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进而影响粮食价格。基于这样的判断,温教授得出的结论是:粮食的价格已经不再受供需决定了;粮食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流动资金的多少,粮食成为了金融工具。

2、粮食价格和供需关系没多大关系,成为了金融工具

温教授在文中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和美国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一种从经济到粮食到科技等各个层面的全面竞争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工具,粮食也成为了其中的武器,很多时候粮食价格的涨跌,成为老美制约我们发展的一种手段了。这对于全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的我们来说,这个武器的威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他也解答了许多网友对于粮食进口的不满和疑惑:“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粮食,事实上进口不一定是坏事、出口也不一定是好事。我们国家只有18亿亩的耕地,去年也就生产了6亿吨粮食。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就没有更多的地来种植大豆一类的作物了。”

“要知道我们国家每年消耗的大豆总量在1.2亿吨以上,进口差不多是1亿吨。很多网友不理解,说是不应该进口。可是如果不进口,我们哪里有地种这么多大豆?就算有这么多地,我们种出来价格又高,而且还污染我们的环境,可西方国家的大豆又便宜又好,还不污染我们的环境,为什么不进口?不进口饲料怎么办,食用油怎么办?所以进口是一种资源的互补,并不是说进口就不好,出口就一定是好事,中国每年出口那么多稀土,也没见有多少人为这事儿点赞啊!”

对于以上的观点,老方认为温教授不愧为三农专家,他能从三农的角度出发,同时能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分析评估粮食问题、金融问题、进出口问题,这才是真正脚踏实地又抬头看天的专家。

注:本文转载自百家号,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