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村民已经不再依赖土地谋生,村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入。村民外出务工,家中的承包地也要有妥善的解决办法,村民们也是各显本领,有的是赶在农忙时候回来耕种,有的是交给家里的亲戚代耕,有的则是把土地便宜租出去获得租金,更有甚者干脆撂荒,不过撂荒这种行为不提倡,也是不允许的。逐渐地,土地流转在农村开始慢慢地发展起来。
说到土地流转,农民朋友一定不陌生,因为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土地流转的现象。基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事实,土地流转很好地解决了“地由谁来种”的难题。不过随着土地流转的盛行,其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致使很多村民也是叫苦不迭,深受其害。那么土地流转到底出现了哪些弊端呢?
01、口头协议致使矛盾不断
当下农村的土地流转很多是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村民多数就是约定一下价格,一年一亩多少钱,亩数也就是说个大概,最后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双方商量一下就算完了。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也不会去较真。订立一份口头协议很简单,可是矛盾却不间断,比如村民可以随意反悔将土地租给价高者,村民想收回土地就能收回土地,受让人不想种就不种了等。因为很多条款没有白纸黑字地写明白,会致使双方之间的约定少了一些严肃。
02、租金差异大
当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很多是村民自发流转的,并且是在同村内进行。乡亲们之间流转土地,其实价格很好谈的,因为想将地流转出去的村民,要么是顾不上种地,要么是实在不想种地,只要能稍微给个钱,也就租出去了。笔者老家的耕地,有的村民是一亩300元租出去的,有的则是一亩1200元,再高的还有一亩1600元的,这着实让300元租出去的村民红了眼。
03、土地“非农化”现象严重
农村的耕地无论是由谁经营,土地用途都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尤其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坚决不能“非农化”。村民的土地流转出去后,由于对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监督,致使很多村民的土地“非农化”现象严重,比如盖成厂房、建上砖窑等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04、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
农村的土地流转更多的是村民和其他经营主体之间自发进行的,就算是立着书面协议,但是可能协议中有村民不明白的条款或者致使村民产生误解的条款,从而使双方产生了矛盾纠纷。纠纷或许难以避免,但是现实中产生的纠纷多数是被拖着,直到最后不了了之,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村民吃哑巴亏。
结语:那么土地流转到底该如何进行才能保障好村民的合法权益呢?村干部给村民指出了一条路:通过公开的土地市场进行流转!今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指出:鼓励承包方和受让方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交易。所以广大的村民朋友,如果有流转土地的需求,不妨通过当地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来进行,以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价行为,来帮村民获得更合理的土地收益。
“让农林特色植物资源从粗放加工转变为以健康为主题的深度开发利用,提升资源价值,拓展资源应用领域,服务大健康产<[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融媒矩阵》广东广州讯 (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7月10日,全民健康大讲堂公益活动协作诊<[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太原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6月23日,由深圳融洪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以下简称<[详情]
《三农之声》山东烟台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19日至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融媒矩阵》河北石家庄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6月3日,由深圳融洪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宝丰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1月27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寒假实践活动<[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2022年12月8日下午,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东方科奥<[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2022年12月7日下午,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恒康天仁能<[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东莞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近日,全民健康大讲堂广东社区工作人员首届培训会经过相关部门疫情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