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网读

三农网读

毛主席是辩证法大师,对共性和个性原理有3种应用,值得我们借鉴

时间:2021-02-16 00:30 |编辑:三农之声|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统一,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我们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普遍性原则与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要把一般规律与事物特点结合起来,要把书本上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唯有辩证的视角,才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光亮、心眼变灵活、步伐变正确。

 毛主席是辩证法大师,对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即共性和个性原理的应用,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1.jpg

 主要表现为,在军事、政治、经济三大领域,均有具体而灵活的经典应用。

 我们来举例说明,逐条分析之。

 军事斗争的应用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经典文章中,毛主席精辟地写到:

“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一语道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精髓。

 研究战争一般规律,就是研究战争的共性;还要重点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就是研究战争的个性问题。

 很显然,这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在军事工作具体而灵活的应用。

 苏联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中国革命事业有深刻的参考价值。

 但是,苏联的成功革命经验,只是国际共运及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性原则,是革命的一般规律。

 毛主席认为,不仅要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所阐发的革命一般规律,还要重视研究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

2.jpg

 伟人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国情,认真总结革命失败经验之后,才提出正确的中国革命战略,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哲学的力量,帮助毛主席看清了革命方面。

 政治管理的应用

 1957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其中就讲到民主问题,非常经典与精辟,其原话如下。

“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民主自由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都是在历史上发生和发展的。”

“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

“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

 毛主席这段话,把民主的本质讲透了。

 民主这玩意,并不神秘与玄乎,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最多就是政治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或一般规律,属于政治范畴的普遍性原则。

 当一个组织和国家,要实施民主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来思考,只有把民主的普遍性原则与具体国家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发展真正的民主,否则就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毛主席深知这个道理。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实践中,他发现民主的普遍原则一定要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就像马列主义要同中国革命特点结合起来一样,否则就会跑偏了道。

 正因为如此,在党内,毛主席一方面大力提倡民主,另一方面不忘集中,在实践中形成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原则,成为党组织的重要法宝之一。

3.jpg

 这是伟大领袖,对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在政治民主方面又一次经典应用。

 经济建设的应用

 矛盾分析法,可以分析一切事物,包括经济在内。

 新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毛主席主张可以借鉴苏联搞工业化的经验,但是不要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要注意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要结合中国国情来搞。

 毛主席认为,在苏联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两个重要失误。

 一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发展;二是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苏联把农民榨得太干净了,我们要吸取这两个教训。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主席讲到: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

 很多人,只知道毛主席强调自力更生,却不知道毛主席也重视学习外国。

 只不过毛主席是辩证地学习,强调在学习外国技术与经验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国家的特点,需要把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要把普遍性原则与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著名文章中,毛主席精辟地讲述到:

“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 ”

 从哲学层面来分析。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就是学习外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普遍性原则;但是无论怎么学习,跟哪个国家学习,都要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不能不加思考的照搬。

 这是经济建设领域,毛主席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原理、共性与个性辩证原理的经典应用。

4.jpg

 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史,充分验证了毛主席的矛盾分析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凡是没有遵循这个原则的学习,最终结果都跑偏了。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