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网读

三农网读

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

时间:2021-02-09 22:23 |编辑:三农之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是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对做好三农工作重大意义的深刻阐释,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遵循。

三农问题关系大局。当前,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需充分认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关乎推动国家现代化、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在新发展阶段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历来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这些都是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力解决的问题。要在推动三农工作的进程中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特别是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等等。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推动国家现代化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也要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目前,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信息化日新月异,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在于现代化。

  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一阶段,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切实发力。要积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不断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此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需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应该看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注: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