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东风
云台山脚下的河南省修武县城,有个名声飞扬的“魏公班”。他开发研制的古典家具,格调典雅,工艺精良,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既能完美地体现明清家具的风采神韵,又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生理特点和审美情趣,产品销售红红火火。
这位“魏公班”,就是修武县魏氏古典家具当代传承人魏自传,今年72岁,从事木工行业逾五十年。
魏自传老家是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人。18岁那年,受家庭熏陶,师从家兄魏自河学习木工。大哥魏自河,是解放前后开封四大木工名师之一李祥的关门弟子,1958年曾参加过北京火车站建设,木工技艺精湛。拜大哥师学徒后,亲兄弟俩在河南焦作和山西阳城一带,走村串乡,帮助家户做房屋门窗和桌椅板凳、老式箱子、三斗桌、八仙桌、条几等常用家具。也做明清式仿古家具,全手工,全实木,榫卯结构。在谁家干活,就在谁家吃住。与大哥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魏自传细心揣摩,得到了真传实教,很快掌握了古典家具和一般实木家具的制作技艺。
1971年过春节时,大哥魏自河语重心长地对魏自传说:“三弟呀,你的技术已学得差不多了,也到了婚娶的年龄,自己单干吧,早挣钱,早成家。”魏自传望着两年里朝夕相处的大哥,充满自信,含泪应允。
首次出行,他结伴同村同学,选择相距封丘一二百公里外的博爱县一带。那里他在学徒时曾去过,民风淳朴,注重家饰,民众喜爱古典家具,可以练手。果不其然,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就做了不少官帽椅、八仙桌、裙边床、条几、凳子等仿古家具。
1972年秋后,魏自传跟随老乡前往宝鸡,在几个新建厂矿家属区做木工。城市家庭空间狭小,每次做活前都需将床铺、饭桌、板凳等原有家具移开或摞起,腾出几平房米的空地方。好的是每家提供的木材都是成型板材,不需要拉大锯。从上海搬过来的秦川机械厂,从东北搬过来的宝鸡桥梁厂、宝鸡钢管厂等家属区,都留下了魏自传的足迹和洒下的汗水。
过完春节,魏自传在家短暂停留,将家中的三间老房子进行了翻盖,由破烂不堪的土屋茅草房换成了土砖木瓦混合结构的新房子。
建好房子,过了麦罢,魏自传再次外出做活儿。这次他与同伴来到山西太原南郊小店镇,在一个家属院做木工活儿。1975年春节回家一趟。春节后,重又返回小店镇。又过了四个月,他与一位徒弟承揽了一所学校的房屋建造。徒弟先后从家乡招来几十名各类工匠。工程还未结束,全国农业学大寨进入高潮,各村让在外工匠返家的电报一封接一封。这时已接任生产队长的大哥也抗拒不了当时的形势,给魏自传下了最后通牒:若不马上回来,一天必须上交5元钱才能抵顶生产队的一个工。之前,魏自传都是每月上交15元,抵一个月全工。在此情况下,接近春节,勉强将学校工程建设完工返回家乡。
1976年春节后的两年里,因学大寨农活紧和父母年迈有病,魏自传未再外出。农忙参加生产队劳动,农闲在本地做些木工活儿。
1978年春节后,魏自传重整行装,再次前往宝鸡一带做木工。这次来宝鸡,市场上已有三合板、五合板、刨花板等现代板材家居。家具样式也发生了变化,风行捷克式大衣柜、写字台、低组合。对于这些变化,靠养家糊口的魏自传只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1980年至1983年,魏自传在新疆阿勒泰第二牧场和农十师183团、187团从事家具制作。这是他出行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思乡与繁劳同在,汗水伴随着孤独。但是,每当一件件家具的打成,一户户主家露出了微笑,亲如一家的多民族大融合给予他的温暖,使他远在边疆硬是一日日坚持了下来。
1984年春节后的几年里,为了照顾家庭,他在距离封丘不远的修武县山区一带从事家具制作。
1988年正月十六,魏自传再次远征。这次,他与同伴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青海格尔木。这里海拔高,上楼、快走和干活时都会气喘吁吁。但他很快克服了高原反应,日不错影地给铁路家属及当地汉民、藏民一家家打家具。
青海回来后不久,因为家庭的变故,他举家落户修武。之后的10年里,他重振雄风,开办家具店,创建木器厂,生意做的顺风顺水。遗憾的是,受现代家具市场的冲击,魏自传终身喜爱的古典家具制作被停滞下来。为此他如病未愈,非常苦恼。
没有想到,经过时间的沉淀,古典家具抖落历史的封尘,重新又回到了家具舞台上,魏自传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2015年5月,他在购买的一处倒闭公司院内,购买来全套工具,有手锯、手刨、大锛、手凿等全手工的,也有电切割锯、合缝锯、开榫机和智能雕花机等机械化的,开启了魏氏古典家具事业。很快,魏氏古典家具已拥有生产车间1300平方米、展厅400平方米、仓库1500平方米,形成了涵盖研发、制作和销售流水线作业基地。
魏自传制作的古典家具,在材料选择上以中原地区常见的落房榆木梁檁为主,兼用槐木、椿木、果木和山木。榆木材幅宽大,木性坚韧,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硬度与强度适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适应。通达清楚的自然纹理,就像一幅幅重山叠翠的风景画,给人静和美的享受。且这种材质木性稳定,不易变形,原木花纹,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售价适中,经久耐用。
在制作技艺上,他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手工制作为主,缝隙严密,无现代板材,无金属钉子,工艺精细,坚实牢固,保留了明清家私的造型,收分有致,不虚饰、不夸耀、不越礼,方方正正、方中带圆,自然得体、挺拔秀丽、刚柔相济,洗练中显出精致,古朴中透出时尚。
整体风格沿袭明式家具的朴实、简洁、大方。装饰以素面为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精美。用线一气贯通而又小有变化,线条雄劲而流利。
在品类形态上,各种坐椅、床、沙发的长、宽、高,较明清家具均有所调整,所有家具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协调,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
雅俗共赏的老榆木家具,以自己坚韧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占据着当今家具市场巨大的份额,赢得了众人一致的好评和赞赏。
魏自传得到名师相传,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摸索和技术积累,古典家具制作水平不断提升,日臻完善,已经形成了“以材显艺,技承古法,结构合理,榫卯精密,缝隙严实,雕刻细腻,美观雅致,朴素大方”的“魏氏风格”,其制作的每一件古典家具,无论在艺术欣赏方面,还是在使用价值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隗宝,传承价值巨大。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古典家具榫卯结构复杂,制作技术难于掌握,需要学习三到五年,年龄大的学不了,现代年轻人不愿学。同时,由于社会的变革,现代板式家具以样式美观、颜色绚丽、款式多样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给古典家具市场带来了全方位冲击,致使古典家具濒临灭绝,很多深具才华的老艺人由于后继无人而人亡艺绝,造成古典家具制作人才后继乏人。
如何把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气息相融合,将家居文化传统瑰宝能够薪火相传、世代传承,是魏自传孜孜不倦而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他留住跟他从业多年的儿女,动员孙子、孙女、外孙女,以及愿意学习古典家具的其他年轻人,言传身教,竭尽全力奉献于此,矢志不渝保护古典家具制作这一文化遗产。
2016年,魏自传以“魏氏古典家具”之名,进行了工商注册。2017年1月,以“魏公班”之名,对其古典家具进行了商标注册。2018年和2020年,魏氏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分别被文化部门授予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过古稀的魏自传,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因钟爱明清古典家具这一民族瑰宝,每天他仍然忙碌不停,全身心倾注,以造福百姓、造福社会。他的这种勤劳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点赞!
“让农林特色植物资源从粗放加工转变为以健康为主题的深度开发利用,提升资源价值,拓展资源应用领域,服务大健康产<[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融媒矩阵》广东广州讯 (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7月10日,全民健康大讲堂公益活动协作诊<[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太原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6月23日,由深圳融洪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以下简称<[详情]
《三农之声》山东烟台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19日至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融媒矩阵》河北石家庄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6月3日,由深圳融洪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宝丰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1月27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寒假实践活动<[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2022年12月8日下午,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东方科奥<[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2022年12月7日下午,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恒康天仁能<[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东莞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近日,全民健康大讲堂广东社区工作人员首届培训会经过相关部门疫情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