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陈伟佳 图/巫利生)在广东省揭西县,说起陈文艺,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从当初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的农业致富带头人,陈文艺用汗水和智慧展示了新型农民的风采。
陈文艺,男,1992年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良田乡西田村,现任广东大洋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心怀梦想,回乡创业
陈文艺的母亲在良田乡卖咸菜20多年,对陈文艺一生影响很大,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山里的农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西田咸菜口感好,购买的客户经常都要排长龙。从16岁开始,陈文艺跟着父母在良田乡各村收购农产品运往县城销售,他吃苦受累、起早贪黑、沿途奔波。创业初期的艰辛,陈文艺至今历历在目:记得一个倾盆大雨晚上,他到农户家收购农产品,天黑路滑,车子陷进了泥土里,急得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在村民帮助下,把车子推上来,才脱离了困境。“因为有梦想,什么也不能把我打倒,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创业。”他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绝不退缩。
苦心经营,打造绿色产品
山里的农产品在揭西县城卖得不错,但陈文艺并不满足。
揭西是国家级生态县,其拥有肥沃的土壤,优越的气候,理想的原生态环境,是生产天然健康食品的天然圣地。陈文艺暗下决心,做活山字文章。他开始打造高品质、原生态、无污染、无添加的茶叶和蜂蜜产品。作为一名农业“小白”, 陈文艺努力学习农产品相关知识,他每天都要按时去巡山,考察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刻苦研读养蜂书籍,利用网络登录中国蜜蜂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网站咨询学习;还走遍了大北山,与农户一起探讨茶叶种植的技术问题,并且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养蜂和种茶产业。深知科技创新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源泉,他带领合作社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配合各科研院所在西田村建立西田蜂场基地,在大北山建立山格拉茶场种植基地。与此同时,陈文艺组织多次培训会,积极推广无药杀虫技术,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改变了群众不愿投资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家乡的产品带给崇尚天然、崇尚绿色食品的消费者。
深加工,严格的品控
“做农产品销售必须要走深加工这条路,因为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很少,也很难承载一个品牌,“山格拉”品牌也一直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做品牌首先要专注,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一个领域,做精、做专才能提高竞争力;其次,要有对品质的坚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是品牌的生命之源。保证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的品牌,才能维系老客户,不断拓展新客户。”
此外,要充分考虑客户的产品体验。“山格拉”品牌力求把客户的产品体验做到极致,产品呈现到客户手里时,从客户打开包装、看到产品,以及食用过程中的体验都要做到最好。对品质的追求让“山格拉”品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的信赖,“山格拉”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增大,引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
借力平台 带货出大山
“从我做农业开始,就想我们种得这么好,怎样才能把它卖得更好。”陈文艺说,对于当地产品而言,无法扩张的一大难题就是山里的交通非常不便,只能在周边地区进行推广售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上网中发现网上可以买卖各种产品,便联想到了把家乡的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由此,他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2013年下半年,在一片怀疑声中开启了他的电商之路。2014年5月,陈文艺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也是从那时起,陈文艺的“梦想”事业由初创时的艰难发展期进入快速发展期。他在网上注册了“山格拉”品牌,创立品牌之后,有了明确的品牌定位,创业方向更加清晰,逐渐开始进行理念推广。随着公司业务量不断增加,陈文艺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初具雏形的团队。在加强产品品质把控的同时,他不仅在网络上全方位展示,适时推出促销方案,还通过连锁经营的模式让产品走得更远。不单请来了网红主播,陈文艺还亲自走上直播台,和网友零距离交流,介绍产品特色,推广天然健康食品项目。
通过几年的努力,“山格拉”在风起云涌、品牌林立的农产品市场脱颖而出,并逐步得到全国大中城市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2016年,陈文艺受广东省农业厅邀请,参加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2017年1月受广东省扶贫办推荐应邀参加广州年货节精准扶贫展销会,两次展会上都获得了大众的好评,更通过展会进一步推广了公司品牌。目前该公司山格拉品牌的用户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港澳台、东南亚。产品也更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蜂蜜、茶叶,还有各类特色产品。经营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公司+农户”、“电商平台+基地体验”的模式让线下连锁店不仅遍布揭西县境内,同时还在丰顺、汕头、佛山及清远等地发展微商及电商店达55家。
不懈的努力与辛勤付出,“山格拉”品牌获得了众多的荣誉:2016年,“山格拉”品牌西田冬蜜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9月,“山格拉”天然健康食品项目,参加广东省“众创杯”邮储银行大众创业创富赛,获得企业组银奖;同时陈文艺个人参加了广东省“众创杯”邮储银行“双创之星”大赛,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双创之星”荣誉称号,受到大赛组委会的嘉奖和表彰。
回报社会 手有余香
“致富不忘挖井人,在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同时,帮蜂农、茶农、果农打通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多名青年实现创业,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一人富是本分,共同富是责任。”陈文艺说,他正在努力做好农业创业文章,继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带领更多的人向小康迈进。(责编/韩富刚 吴岳生)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 通讯员 马静波 李常慧)杨为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详情]
包登峰,生于1966年,浙江省泰顺县人,中共党员。从大学期间开始热爱文学诗歌,曾经在泰顺中学、育英教育集团<[详情]
核心提示:进入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在广阔<[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 通讯员 马静波 尚铁军) 从年薪几十万的企业高管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4<[详情]
薛玉富和柳树站在一起,瘦削的身子就像一棵柳树。一聊起来,他的话就像柳叶一样稠,都是他和柳树的故事,都是他如<[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陈星龙 张莹莹)韩靓是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肾病内科主治医师,主要负责肾病内科患<[详情]
《德孝中华周刊》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周永慧 杨柳 王倩)人们常说:“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详情]
奋力走在乡村振兴最前列的优秀村支书——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先进事迹调查 编者按: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河北沧州讯(曹春亮 徐亮 郭东风)今年49岁的闫瑞是一名退役军人,从2008年调入河北省沧州<[详情]